【電動車】預算案增千個充電位 學者:彌敦道底可試裝無線充電

撰文:李智智 呂諾君
出版:更新:

政府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1.2億元擴大政府停車場提供的電動車公共充電網絡,計劃於2022年前增加1000個公共充電器,令公共充電器總數增至1,700個。截至2019年1月底,全港共有11,548部電動車輛可在路面行走,但亦有指隨着車廠的「三年回購計劃」在去年告終,電動車數目的增幅減慢不少。政府要大力推行電動車發展,單憑加設充電位是否就已足夠?有學者質疑,到了2030年全球將有一半國家會全面使用電動車,香港又應如何在未來10至20年,全力發展電動車?

香港的泊車位不足,可以充電的車位,就更加缺乏。(洪業銘攝)

香港的泊車位不足,可以充電的車位,就更加缺乏。根據環保署資料,現時政府停車場內共提供782個公共充電器,包括314個標準、464個中速及4個快速充電器。《香港01》記者早前與電動車協會會長關卓明到較多人使用的油麻地停車場內視察,該處自4、5年前已開始設置充電器,屬早期設置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政府場地之一。現時場內約有40個標準和中速充電器,分佈在停車場的低層位置。採訪當日為平日上午時段,當時只見車場低層甚為爆滿,當中只有約6個有充電器的車位有電動車正在使用,其餘大部分充電位都有電油車停泊,亦有部分被雪糕筒攔住。

油麻地停車場自4、5年前已開始設置充電器,屬早期設置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政府場地之一。(李智智攝)

但車輛駛到6、7樓等上層較高位置,就見到有不少車位空出,惟該些車位並沒充電設備。關卓明指,由此可以見到充電車位早期的一些規劃問題。「有啲場地嘅充電位,會放喺近入口最易去到嘅位置,但頭先都見到,大部分都係電油車泊咗入去。」關表示,新裝的充電車位,除了加大尺寸,讓車身較闊的電動車都能泊入外,亦可以考慮放置在使用率相對較低的位置,如較高層或距離入口較遠的車位, 「電動車車主去遠啲用充電設施,其他車輛又可以用低層比較繁忙嘅泊車位,大家唔會互相影響,充電設施使用量會提高,而搵車位嘅難度會較低。」

關卓明指,充電車位可以考慮放置在使用率相對較低的位置,如較高層或距離入口較遠的車位。(李智智攝)

關卓明表示,市面上有些應用程式幫助車主找附近車位,但程式其實顯示不到車位內是否有車停泊,只顯示到是否「充電中」,而且數據分享並非即時,有5至10分鐘的間隔,「試過再朋友周圍搵,搵到3、4個位都係用唔到,最後因為冇晒電,要停喺路邊等拖車。」而充電車位實際數量不足,亦令不少車主卻步,關指出,最初發展時,充電車位與電動車的比例曾經是高於一比一,但自2014年Tesla開始輸入香港,電動車數目日增,比例急劇下降,最差時曾是10部車才有一個充電站。以他所知,在Tesla的「三年回購計劃」限期結束前,不少車主都因充電困難換回了電油車。就增加充電設施,政府除了會在場地內加設充電器,亦指會研究路邊咪錶試裝充電器,關卓明認為十分可行,「國內、台灣、澳門其實都實際做咗,只係喺停車錶位 加多枝充電柱,泊車期間已可幫部車補到6、7成電量。」

Tesla三年回購計劃(Resale Value Guarantee)
為減輕顧客購買電動車時的憂慮,Tesla早期推出「三年回購計劃」,保證Tesla將根據預設條件在3年後以最低預設值回購電動汽車,部分情況下回購價格達到車輛底價的至少50%。據Tesla指,計劃已於2017年結束,而電動車二手車市場近年應運而生,因應可持續發展理念及市場的需要,Tesla向香港顧客推出現貨及二手車認證計劃,提供不同車款及實惠價格,經認證計劃購買二手電動車的顧客,可獲最多4年原廠保養。

鄭家偉認為,盛行於手機等小型電子產品的無線充電技術,也可應用在電動車上。(李智智攝)

理大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則指,香港要加設路邊充電器,雖然方法可行而且成本不高,但就需要解決空間和設備的問題,「第一係啲電纜,啲電可唔可以過到使唔使重新鋪過;第二係安全設備,例如會唔會受人干擾、落雨等問題。香港馬路較迫,現有錶位空間通常比較窄,所以安裝會比較困難。」鄭建議,香港可以參考外國,將充電設施放在較空曠、有少量遮蔭的地方試行。

香港要加設路邊充電器,雖然方法可行而且成本不高,但就需要解決空間和設備的問題。(洪業銘攝)

鄭又指,就現時的快、中、慢速充電器來說,以中速充電器的價錢和成效最為相宜,而快速充電器雖然夠快,但所佔位置很大、成本太高,因此亦贊同政府日後新增的充電器以中速為主。不過他補充,如市面上充電站夠多,車主隨時隨地都可為車輛充電的話,使用哪種充電器並非問題,「如果係邊度都有得叉,無時無刻都可以top-up(補足)叉電,到時候快定慢已經唔係一個問題。」

除了在停車場、路面加設充電器,鄭家偉指出,盛行於手機等小型電子產品的無線充電技術,也可應用在電動車上,相關技術在業界和學術界發展已逾10年,「好多國家都已經發展咗無線充電,因充電器埋喺地下,唔再需要喺旁邊加件儀器,亦都冇金屬接觸,落雨都唔使怕觸電。」他續指,相關設備雖然較貴,但只要加裝一些線圈和裝置,就可供電給大範圍使用,「喺燈位一、兩分鐘,或喺塞車地方,都可以即時充電,所以無需要局限喺停車位充電。譬如一條長嘅彌敦道,下面裝咗線圈,一路行一路叉就可以叉到十分鐘。」

「喺2030年,(全球)有一半國家將會全面使用電動車,到2040年另外一半(國家)都會使用,香港要點樣喺未來10至20年全部變為電動車呢?其實可以由基建開始,喺路面慢慢翻新,增加供電設備;亦要慢慢喺停車場、屋苑加入供電設備同空間......如果80萬架汽油車變為電動車,電動車同充電設備嘅工程維修人員亦不可缺少。」
「喺2030年,(全球)有一半國家將會全面使用電動車,到2040年另外一半(國家)都會使用,香港要點樣喺未來10至20年全部變為電動車呢?」鄭家偉說。(李智智攝)

事實上,過去生產力促進局亦有研發電動車無線充電技術,只要將安裝在電動車底的線圈對準地面的線圈,電能即可發送到車底的線圈,為電動車充電,對小型電動車而言,只需2至3小時便可充滿。整套充電線圈成本約3萬元,而若以車主只需負責安裝車底無線充電部分,約需12000元左右。鄭家偉坦言,無線充電的技術早已十分成熟,亦知悉德國將有公司會推出相關項目,希望香港能早著先機,加以發展。

電動車在港發展已10年有多,早於2009年,政府成立了由財政司司長擔任主席的「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但過去曾被批評作用不大。委員之一的雲維熹亦承認,雖然委員會掌握了市場、法例、推廣等資訊,但每年的會議確是「開得太少」。他亦指,隨着電動車首次登記稅調整寬免等政策出台,電動車數目增長見有放慢,去年3、4月只售出了300多架電動車,他促政府加大力度和範圍,除了電動車外更可研究無人駕駛的相關技術,令香港車輛的發展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