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學生異想 倡工廈間後巷互通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香港,任何事情都能扯到「土地問題」上,但城市中「公共空間」的討論始終不足。上月,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舉辦的年度畢業生作品展上,不少建築系及室內設計系的同學,不約而同地關注本港公共空間的問題。有的倡議政府與工廈業主合作,打通後巷,將半公共空間,變成公共空間,同時配合政府在區內的重建計劃;亦有同學提出「重用」香港廢墟,變成公共休憩的地方,利用室內設計的「妙計」,豐富空間的多元性。同學們大膽想像,期望把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無限的空間。

《留荒》魏澤朗 (相片:受訪者提供)

近年不少攝影師拍攝香港廢墟,引起大家關注。香港人要在市區找到一個可以休憩的公共空間,其實很艱難,草地不能躺,甚至任何地方都被自由行霸佔,香港人將來需要公共空間,也許要跑到郊外的廢墟,其實有點諷刺。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室內設計系學生魏澤明,留意到香港有不少廢置的荒地,提出重用廢墟作為市民的公共空間,更以元朗逹德學校這間荒校作為試點,運用摺紙盒的原理,規劃出不同形態的部落格,按不同需要組裝成不同形態。例如:可以組裝成一個圖書架、遊戲室。這能引導大眾如何運用一個公共空間,而且充滿靈活性。

《In between》周卓軒 周卓軒提出政府與工廠大廈商討,打通並連接大廈之間的後巷空間。(受訪者提供)

香港土地資有限,如何「有限」創造「無限」?周卓軒,關注香港因為缺乏公共空間的問題,人與人關係變得疏離,「我留意到觀塘密密麻麻的工廈群之間,經常有一些下場休息的工人在後巷休息。於是,我想到可以利用後巷這些半公共空間。」一條又長又窄的後巷,空間運用上有不少限制,周卓軒建議後巷空間「向高發展」,大廈之間互相打通︳改善後巷成為優美的公共空間,這有賴政府與大廈財團之間的合作,同時能配合政府社區重建計劃。

 

 

《意聚》鄧詠嘉。你能認出這是哪裏的天橋嗎?(受訪者提供)

鄧詠嘉《意聚》的作品,構想在銅鑼灣地標、怡和街行人天橋上,舉辦展覽。她在是次畢業作品中,以舉辦中文繁體書法展覽作構想,以書法運行不息的運筆,以及天橋的「圓形」互相映襯。展覽更可延伸至天橋下的電車站,讓從天橋到電車站的一段路程,變得與別不同,在空間的運用上變得多元化。

鄧詠嘉在畢業作品中,構想利用人來人往的怡和街天橋,舉辦展覽,留住行人的腳步和眼睛。天橋外屏風設計,既能作展板,又能通風。(受訪者提供)
怡和街圓形天橋可謂香港銅鑼灣地標,鄧詠嘉構想在天橋上舉辦展覽,更可延伸至橋底的電車站,讓候車的空間變得更豐富。(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