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曙光?】變旅遊區難生活 新公營街市樓上或不設食肆變商廈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東涌自從outlet出現、昂坪360開通,就成為了旅客熱點,區內變化不斷,屋邨商場都開了金舖。最近港珠澳大橋通車,旅客或進一步湧至,有居民擔心物價進一步上升、商舖更趨單一。此時將會興建的市政街市似乎成為難得的曙光,然而,據最近的區議會文件,市政街市選址將賣地,樓上興建的,不是熟食中心,而是一座商業大廈……

東涌新街市選址在這個居民和地區組織都意想不到的地方。(黃妍萍攝)

租貴教會被逼遷

「冇啖好食」、「遊客多」、「買餸貴」是東涌居民多年來的惡夢。在東薈城附近居住了10多年的居民Jackie說,近年東涌的物價愈來愈高,「我們那邊普通餐廳吃個早餐都要40多元,東薈城更加貴,除了要行去搭地鐵以外我們都不會去。」本來他的教會在東涌北有個舖位,但去年業主加租四成,最後要在30分鐘腳程外、近逸東邨的馬灣涌村村屋才找到可負擔的舖位。

「有地產經紀朋友說現在私樓那邊的1,000呎舖,一般要15萬月租,更隨時可以去到20萬。」他說:「遲些附近會建酒店,還聽說業主就是想打造一個飲食區,專做遊客飲食生意。」

「東涌應該有多些不同類型的舖位,現在很多都是地產舖,要不就是做遊客生意。發展商不能只為賣樓,要引進不同類型的店舖。」他說。

東涌許多商業設施都圍繞遊客。(黃妍萍攝)

假日餐廳「逼不入」

至於富東廣場,他反映假日時餐廳多人至「逼不入」,「有遊客、行山客,餐廳只有那幾間,根本不夠。」他說。「整個商場很少賣街坊需要的東西,萬寧都沒有了。」——商舖遊客化的情況,自東薈城轉做Outlet、迪士尼開幕、昂坪360通車以來,已在東涌不斷發生。

當年東薈城還不是Outlet,有冒險樂園,後來樂園消失,名牌時裝、手袋店進駐,富東廣場則有街坊鞋舖變成高級時裝店後,再變成金舖;惠康改成高檔次一點的Marketplace;便利店變成化妝品店;萬寧則變成運動鞋舖。

+4

看似灰暗的前景下,有團體一直爭取建市政街市,期望解決持續了20多年的「貴餸」、「無選擇」問題,期望街市可引入多元化的攤檔。最近施政報告拍板選址,居民生活似有曙光,但據區議會文件,卻見政府打算賣地,由發展商在地面重置交通交匯處,並建兩層街市,建成後交回政府管理,樓上則會是發展商自行管理的商業大廈。

關注東涌民生的組織「東涌社區發展陣線」幹事陳淑琪擔心,選址面積不大,只建兩層街市,未必能容納多樣化的檔攤及熟食中心。「房署當年變賣物業後,富東街市、商場都變成領展管理,租金上升,小市民營商空間一直收窄,日常用品都難買。」她說。

金舖坐落屋邨商場。(資料圖片)

新街市空間小難抗領展

「新街市應該要容納更多檔位,令多些商舖可以運作,例如是富東街市裝修後消失了的紙紮舖、印尼食品舖,這些利潤或者較低,但居民都有需要。」她說。「像楊屋道街市一樣,乾、濕貨一應俱全,外區一些街市都見到會有電腦用品舖、理髮舖,夠大,才會夠多元,比較理想。」

街坊Jackie亦認為:「理想應該是街市樓上有熟食中心,以前的規劃都是市政街上樓上有圖書館、自修室、社福機構,現在卻變成商業中心,不是服務街坊。」

此外,有區議員質疑公私合營的模式未必可行,擔心街市由發展商建設,設計會受影響。社區發展陣線則希望將來設街市管理委員會,讓居民加入提出意見。區議會上食環署指街市落成後暫擬由署方管理,對實際經營模式持開放態度。

記者就此查詢,署方回應指食環署的專責隊伍正就公眾街市進行全面檢討,日後在新街市將考慮採用新的興建、設計和營運模式,有關檢討將涵蓋公眾街市的定位、現有及新建街市的分布、管理模式及架構,以及租金調整機制等。

陳淑琪指過往想找屋邨地方做墟市都被拒絕,原因是有持份者反對,即領展。(區議會文件截圖)

選址地鐵站外 近民居、礙通風惹爭議

選址亦是一個問題,網上分別有街坊指該處建商廈將阻礙通風;原本位置交通繁忙,若有菜車、肉車停泊、上落貨,將造成交通擠塞及有衛生問題,加上通風受阻,擔心會有異味。陳淑琪認為這些問題政府都需要交代。她又指,現時選址面積不大,「這個位置我們覺得政府是有點捨易取難,當初我們辦投票時沒將這位置納入選項,是因為雖然它近地鐵,但交通安排怎辦?規模是否適合?」

她指據規劃師計算,以該選址6600平方米而言,一層可容納100多檔,兩層即200多檔,「但如果當中要有熟食中心,檔位或會不夠。政府說可能只設外賣,但居民覺得不能沒堂食,他們原本期望東薈城既已是貴價一點的foodcourt,街市設平民些的熟食中心會較好。」食環署回覆指會視乎情況,考慮社區需要、持分者的意見,以及附近食肆的數目等,決定是否在在新街市設置熟食中心。 

至於會否加入其他政府設施,署方指有關發展應按現時規劃以商業用途為主,另外東涌新市鎮及其擴展區範圍內已預留用地,發展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東涌第一區則已預留作發展市鎮會堂/文娛中心。 

就有關商業項目對附近的影響,以及如何街市及商業大廈運作上如何配合,署方指會進行交通和技術研究,如有需要,會建議相應的緩解措施以減少對市民的影響。 

東涌街市十大問題
規劃方面:
1.幾時起好個街市?
2.詳細時間表係點?
3.點解居民早前提出另外7個街市選址政府都唔揀?
4.一般興建街市要5-8年,會否設置臨時街市作為過渡?
街市設計及管理:
5.街市有幾多檔同幾多層?
6.街市有無熟食中心 / 其他社區設施?
7.喺邊度上落貨?上落貨車流量增加會唔會影響附近交通?
管理:
8.街市係咪食環署管?
9.街市樓上係商業大廈,街市同商業大廈管理上如何配合?
10. 呢個新街市的街市管理委員會,會唔會有居民代表可加入定期就街市提出意見?
(資料來源:東涌社區發展陣線)

熟食中心是居民夢寐以求的甘泉。(資料圖片/徐嘉蒓攝)

民間最佳選址:東涌中心/屋邨之間

其實,東涌社區發展陣線過去一年曾舉辦投票,並諮詢規劃師探討可行性,其中得分最高的是達東路公園(昂坪360旁、現臨時大嶼山巴士總站旁)及北大嶼山醫院旁用地,「前者位於整個東涌的中心,面積又大,近地鐵,相對近民居但又不會太近,因為如果太近會有衛生、嘈音問題;後者是在兩條大型屋邨的中心。」

然而,在10月22日的離島區區議會大會中,食環署助理署長(街市特別職務)陳國衛指署方曾認真考慮北大嶼山醫院旁用地,但認為東涌始終需要一個「龍頭街市」,照顧區內、外市民的需要,故宜建於港鐵站附近。「區外,其實即是哪裏?他需要交代清楚。如果是想讓放工回來的居民也用到,開放時間也要延長。」陳淑琪說。而且,達東路公園本身選址亦鄰近港鐵站。

食環署回覆指,東涌第六區的用地於2016年由「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改劃作「商業」地帶,以作補足東涌東未來商業發展。選定新公眾街市時選址時,考慮到希望街市落成後具有一定規模和經營能力,而公共財政和土地資源也能得以善用,希望惠及整個涌的市民。署方指現時位置方便易達、毗連商業區,具有競爭優勢,且該地點與港鐵及巴士總站相連,因此服務範圍將包括經由這個交通樞紐出入的人士。 

至於檔位數目,陳淑琪指見到署方並未有整全的想法,「本來說檔位會做大些(以便建排污設備),然後又說如果想多些檔檔位就建小些,好像講講下。」她說。「如果政府有心建一個適合街坊的街市,需要盡快有整全的做法。」食環署回應指,初步計劃將有最少80個街市攤檔,有關數字會在推展這項建議期間調整。

逸東街市兩年前已被翻新成為「香港街市」,物價比外區街市高。(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應設過渡街市」

「過渡街市也需要設立,因為單是商量、撥款已要5年,這樣如何可以紓緩到領展壟斷造成物價高的問題?」陳淑琪說。與此同時,東涌西面新屋邨相繼落成,再加上原有的人口,日後將有10多萬人,有區議員認為東涌西亦需設公營街市,陳淑琪認為至少要先設立臨時街市,「設立之後也可再了解是否要2個街市,看看是否要變永久街市。但以人口比例來說,東涌設兩個街市不會說不可能,荃灣也有3至4個公營街市。」據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荃灣區有近32萬人口,東涌未來擴展區建成後,亦預計會有20多萬人口。

食環署對於在東涌西興建街市回應指,明白東涌西居民對公眾街市的訴求,惟興建街市需佔用土地資源,並涉及龐大公共財務承擔,因此需仔細考慮。又指現時東涌新市鎮已有一定數量的濕貨街市及新鮮糧食店,在已發展地區內,物色合適地點興建具規模的新公眾街市並不容易。 

至於臨時街市,署方指據經驗物色合適土地興建不易,且臨時街市亦要提供提供基本設施,涉及不少資源和時間。現階段會注重落實興建新街市的工作,無計劃在區內興建臨時街市。 

回看近年,東涌愈發成為旅遊點,民生空間似會愈發被壓抑。面對食環署的取態,東涌居民的生活,最終會否能獲得足夠保障?

生活的空間,如何可捍衛?(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