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公帑】1700萬建天水圍單車公園 淪為廢墟的三大罪狀
毗鄰天水圍西鐵站的單車匯合處於今年1月啟用,原意為配合「超級單車徑」方案而興建。計劃貫通現有新界東西的單車徑,連接大圍、上水、元朗、屯門和荃灣。天水圍單車匯合處屬「屯門至上水段」的工程項目,整段工程原定於2016年底落成,但元朗錦田河至上水雙魚河路段因修改走線,預計延至2020年落成。
縱然「屯門至上水段」的工程延期,天水圍的單車徑貫穿南北,區內不乏以單車代步的居民,理應單車匯合處仍能發揮其用途。然而,匯合處啟用至今約9個月,人流依然稀少。天水圍自發展以來,有公共空間被批評大而無當;這巨額興建的設施再次淪為廢墟,源於以下三大罪狀!
罪狀一:位置不便 一小時只有一人跑步
天水圍單車匯合處離西鐵站約5分鐘路程,鄰近僅得天慈邨及天祐苑。記者曾於早上及傍晚時份觀察,兩段時間分別只有一至兩名居民在長椅休息或緩步跑;偶爾也有單車經過,但數目不足20輛。
約60歲的陳先生退休後,喜歡從天水圍騎單車到元朗或屯門,幾乎每次都會途經單車匯合處。他觀察到這裡的使用率極低,即使周末或周日,亦只有幾名市民在緩步跑,或有小朋友踩滑板車。「喜歡踩單車的都不會來這裡,因為沒理由圍著一條路來踩;加上天慈邨隔離就有個大花園,相信那邊居民要休息都不會刻意過來。」
元朗區(嘉湖北)區議員李月民稱,當年匯合處的選址除了現時毗鄰西鐵站的位置外,還有位處中心的銀座廣場附近,但時任區議員擔心廣場人口過於密集,附近亦缺乏單車徑,就選擇了現址興建匯合處。可是,現時卻因位置遠離人流導致使用率低,李月民解釋當年區議員的憂慮是源於對政府缺乏信心。「因為區議員對政府推行單車政策及整個系統都沒有信心,所以不想影響居民主要出入及生活的地方,所以就選了現在較遠離人流的位置。」
罪狀二: 康文署管理不善 冇嘢食冇單車租
據元朗區議會文件顯示,「屯門至上水段」共有三個單車匯合處,分別位於屯門、天水圍及元朗,平均造價高達約1,700萬。天水圍單車匯合處設有一條環型單車徑、小食亭、長椅等設施,原意是供騎車者中途休息及補給。可是現場所見,除了公廁、單車徑及休憩用地外,小食亭、單車租賃處及救護站均關上了閘門,甚至有鐵馬架在飲水機前。單車匯合處的設備新簇,卻遲遲未投入服務,猶如擱在路旁的擺設,甚為浪費。
李月民直言:「匯合處的構思幾好,但落入康文署管理,就當一般公園來管。」他解釋,康文署於今年3月已就單車租賃店及小食亭公開招標,惟至今仍未有機構落標,源於署方從未站在經營者及騎車者的角度思考。「現時每個匯合處(即屯門、天水圍及元朗三個匯合處)都是沒有關連,如果這裡有單車舖的話,市民不能到下一個匯合處還車,市民不便之餘,其實經營者都沒有太多好處;但康文署不會理,沒人落標就由它了。」
罪狀三:共享單車成風 單車匯合處不合時宜?
天水圍單車匯合處為配合「超級單車徑」而興建,為騎車者提供補給及休息的地方;但「超級單車徑」的工程一再延誤,加上這幾年出現共享單車,李月民認為這足以能取締單車匯合處的角色。「即使2020年單車徑能順利啟用,匯合處仍只淪為一片荒地。」他說天水圍區內的共享單車數目眾多,騎車者能從天水圍前往其他鄰近地區,不用顧慮還車的問題;而區內更不乏公園及便利店,將來無需依賴匯合處的小食亭。「現在騎單車的模式不同了,區內兩間單車鋪也因為共享單車倒閉了。若然政府不因應時勢而優化,我相信將來不會有任何改變。」
「廢空間」可改建為寵物公園?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鄒崇銘曾撰文批評天水圍的公共空間大而無當,如天秀路公園,有美侖美奐的公園廣場卻沒有實質有意義的活動,如今單車匯合處的落成再次肯定了鄒崇銘的說法。李月民建議,匯合處可改建成寵物公園,或者租用予民間團體設立墟市,避免再次浪費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