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底下是精彩豐富的世界,在原來一片平坦單調的海床上,不同生長形態的珊瑚,會建構成一個個像「海中樓房」的空間,構成多元複雜的海底城市。本港的造礁石珊瑚品種約佔全球900多種的1成,紀錄有84種,這數量可媲美全球最大的珊瑚礁集中地之一的加勒比海。
大自然的窩居都建好了,長有這些漂亮樓房的海床上,又住進哪些客人呢?
照片提供:香港中文大學海洋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崔佩怡(Apple Chui)
有人說,香港海底需要微觀欣賞,因為大部分在香港海域底下的海洋生物都較細小。照片所見這片清澈的香港水底便已有4種不同的海洋生物,圖上方黃色尾巴的黃尾石剎、一條躲在珊瑚後的小丑魚、小丑魚下呈半透明的奶嘴海葵,和最底下形態像鹿角般的鹿角珊瑚。 香港的四類珊瑚之一:石珊瑚,圖為蜂巢珊瑚,是石珊瑚的一種。 外表雖是白色,但其名字是「黑珊瑚」,因這種珊瑚的骨是黑色,亦是香港的四類珊瑚之一。 繁殖期間的小丑魚特別兇猛,常有潛水員上岸後展示自己手腳上的咬痕。若不幸被這小不點魚兒咬到,即使隔着潛水衣,也依然會透出兩行淺粉紅色的印痕。問到被咬感覺,潛水員會笑着叫嚷:「好痛!」 「木盒」又稱作「盒子魚」,是箱魨科魚類,身上有堅硬的外殼,當受到驚嚇或者受壓,更會釋放毒素,以避免被捕食。 指腳沙鰍,一種會以特化鰭條「行路」的魚,是不少潛水人士喜見的拍攝對象。 海葡萄,是一種綠藻,粒粒綠色的球狀,生長於淺水地,照片攝於老虎岩。 娃娃魚,這種外貌欠和善的魚類不太擅長游泳,會以魚鰭在海底「爬行」,又是偽裝高手,可以模仿成石頭或者珊瑚,甚至海棉!當牠們在水底藏身在珊瑚旁邊一動不動,着實很難察覺牠們的存在。相片攝於東平洲海岸公園。 蝴蝶魚,色彩鮮艷,游動迅速,也是水底攝影師的熱門拍攝對象。 白氏擬鼻螺,這粉紅色的可愛海洋生物,無論是顏色,圖案及白色的條狀都和牠的寄主,刺穗軟珊瑚(海雞冠) 十分相似。 我們常稱為「油錐」的海鰻(Moray ell),口擘擘的牠們會讓人誤以為很有攻擊性,但其實害羞的牠們不會去追人類,張開嘴巴也只是為了把水吸入腮部,以進行呼吸。 條紋多彩海牛,頭頂上方有一對特別的感覺器官,可透過感應環境中的化學份子,偵測海中的食物及判斷前進方向。 擁有鮮亮顏色的海蛞蝓,長大也不過3厘米,但依然常被潛水員攝到斑斕的身影,照片攝於海下灣海岸公園。 霍氏濱蝦,是香港水域常見的海葵蝦,腹上明顯的V形圖案是牠們的特徵。大部分海葵蝦身體透明,只有少許圖案,大大降低被掠食者發現的機會。 獅子魚,夜行性,晚上開始獵捕甲殼類或小魚為食,白天則停在水中或礁洞中休息,一動也不動,所以常成為潛水攝影最容易獵取鏡頭的對象。 雜色角孔海膽,牠生氣了嗎!原來這是一隻雄性海膽,正在排出白色精子。 珊瑚對海洋環境十分敏感,光線不足、溫度變化、海水酸化、海洋污染等等,都時刻挑戰着珊瑚的生命的韌性。照片是珊瑚白化現象,白化即指珊瑚不健康、但依然是有生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