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當全職選手 三女生創泳團反泳會比賽文化:操練令人失去興趣
曾為香港游泳代表、現為游泳教練的阿畢說:「自從歐鎧淳獲獎,真係多咗人學游水。」體育界明星固然能帶動運動風氣,同時亦要靠政府抓緊時機推動。當年李麗珊獲得奧運金牌,政府正正錯失良機推廣滑浪風帆。香港現時體育政策推廣「全民運動」為目標, 奉行普及化、盛事化,及至精英化,三者互為關連,而政府卻只加大精英運動員的資助。另一方面,單以公眾泳池租線以泳會「計分」形式抽籤,就已看出政府發展體育依舊撇不開精英主義。至於落地的設施配套、鼓勵大眾養成運動習慣、提升生活素質的政策卻欠奉。
兩年前,阿畢與兩位小時候於泳會認識的好友Jossmary和欣欣成立「女游團」,一改坊間泳會爭逐賽績的風氣,旨在讓學員享受游泳的樂趣,「我想法好簡單,想多啲人可以玩水上活動。」Jossmary說。她們希望政府知道:「游泳,不只是比賽。」
攝影:余俊亮
為何加入泳會,就要參賽?
現時學校泳班外判給泳會,因此游泳以追逐成績的文化更根深蒂固。Swimates的三位教練,亦有幫助泳會教授學校泳班。學生們成績稍有退步,家長們便煞有介事Whatapps問個究竟:「點解會慢了0.01秒?」她們坦言當游泳教練,壓力如浪淹過來。亦有家長直截了當地問:「我睇吓佢游多一兩年o唔ok?如果冇成績,早啲唔好游。」阿畢說,家長沒有關心小朋友對游泳的興趣,「只係諗影唔影響到佢升學。」家長忘記,游泳還是一個可強身健體的運動。
阿畢和Jossmary小學時在泳會認識。Jossmary說不同成績的組別各有代表顏色的泳帽,有段時間她了泳帽而努力。直至上中學,她們才驚覺因為比賽,令她們不再享受湛藍的池水。
回想起來,母親從來沒有問過,其實她們想參賽嗎?很自然地要學游泳,就加入泳會,不斷操練,按成績分組,然後參賽。阿畢說:「唔記得點解會入,阿媽話游就游囉。」起初一周一天訓練,然後加操至每周三課,及至小學5、6年級至中五,生活就是一周六天的操練。最青春的日子,她奉獻給泳隊。為了訓練體能,上學前去跑步,放學後又立即跑到泳池去。她們記得那時元朗附近沒有暖水池,放學後便跳上校車,在車程中更換泳衣、吃飯。
沒有比賽,池水回歸平靜,阿畢與Jossmary重新享受游泳,攝影師才能拍下快樂的圖輯。請點撃以下圖片:
操練令人對運動失去興趣
不問情由開始操練人生,「中學要成日比賽,覺得好理所當然要操多啲。」,「我以前係鍾意運動㗎!」但她說,每個運動員都會遇到樽頸位,「即使不斷操,但成績唔上唔落,甚至回落。」很多因素會影響比賽臨場表現,「保持唔到個成績,好大壓力。」終有一次,她跳進水裏朝著對岸拼命地游,「游游吓停低會喊,同教練講唔想再游。」結果,亞洲分齡錦標賽成為她運動員生涯的終點,只差一步就能上亞運。11年的操練,擠身港隊,才突然停下來去想游泳以外的出路,原來犧牲了許多。「游咗咁多年水,放咗學就係去泳池,好少同其他同學一齊行商場,去自修室。我覺得自己成個中學都畀咗游水,開始覺得犧牲咗好多。有段時期突然好憎游水。」所以她中學的閏密不多。
沒成為全職運動員,不代表放棄游泳
Jossmary的天份不及阿畢,從小二比賽至中學,「我自己算早發現樽頸位,冇好勝心,唔鍾意比賽,」她早知自己不會是歐鎧淳,會反思參賽的意義,比畢幸運的是她及早抽身,「會以各種籍口逃避操練。」她說。
她說泳會有「精英組」和「墳墓組」之分。「墳墓組」,是一個可以讓學員享受游泳的組別,說得坦白,就是讓一群無法再進步、成績不高不低的精英組組員回落的位置,不用追趕成績,不用再捱罵,回歸游泳本身。「墳墓組係比賽得最開心嘅,好似一群人喺嗰個位一齊比賽,返到嚟一齊開party。精英組氣氛好唔同,返到嚟仲要研究點解狀態唔好,心理唔好,爭嗰幾秒,破唔破到紀錄。」她說在「墳墓組」那段時間,是最快樂的日子。沒有比賽,就沒有期望和失望,「操練,令人對一個運動失去興趣,除非你好鍾意。」
沒有成為精英,她們畢業後,Jossmary在酒店裏工作,阿畢當傳媒,工時同樣甚長。Jossmary在酒店工作時,早上六時工作至下午三時,九小時在櫃台對客的工作以外,還包括聽是非。她放工後仍堅持晚上教游泳,沒有成為全職運動員,不代表要放棄體育,至少每天生活裏有一件事情是自己喜歡而且擅長,「最開心就係教游水嘅時候。」兩年前,她主動找阿畢,雙雙辭去長工,還有昔日泳班好友欣欣組成「女游團」,延續「墳墓組」的快樂。
彈性上課時間迎合輪班打工仔
好多女生因為害怕與男教練有身體接觸而對學游泳卻步,「女游團」便只教女生。早班的對象是全職母親,她們送小朋友上學後,在池水中享受自由,學會游泳又可以增加游泳的樂趣;早晨班及下午課程針對輪班的打工仔。有一個班別是全護士班,「佢哋返通宵,3點放工,下午5-6點上課。佢哋有講平時完全做唔到運動。」亦有學員分享要向公司申請「早走」來學游泳。「幾慘吖,做運動都要同公司申請。打工仔,就係要擠出時間做運動。」
「女游團」更膽粗粗開設「操水班」,想讓學員感受一下「墳墓組」一群同學游泳的樂趣,打破操練就是為參賽的觀念。阿畢:「操水操得耐,耐力會好咗,對身體有幫助。」操水班期望能助學員建立游泳為恆常運動的習慣,「點解可以一星期跑三日步,唔可以游三日水?」
馬拉松帶動游泳風氣
阿畢說馬拉松、kickboxing等很多新興運動湧現,也帶動更多人想學游泳。「真係因為馬拉松,連帶游水嘅人多咗,想練氣。」2012年起,渣打馬拉松參與人數突破7萬,今年有7萬4千人(1997年首屆只有1千人;2010年約5萬2千人)。2015年,Nike舉辦女子十公里賽。各品牌推出運動時裝副線,牽起穿bra top行山的「山系」、健身風氣,令香港女生都無法抗拒要加入運動行列。
阿畢揚言這是一個機會,「女游團」更設計游泳防水袋、泳帽、潛水衣等產品,「好多人唔想游水話因為唔靚,我哋想講游水都可以係靚。」在歐鎧淳現象出現以前,游泳的風氣不及長跑等運動,即使國際運動服飾品牌如Nike有泳衣設計,也沒有在香港發售。阿畢說,有不少學員因為愛「女游團」的泳帽來上課,亦有人為「打卡」來學,更千奇百趣的原因多的是,如有學員因為要「開船P」而來,亦有人因為看了風水師,說其五行欠水,因為極度怕水也堅持學游泳。因「跟風」來學游泳,未必是一件壞事。品牌效應,更有助推動運動風氣。正如政府要將體育文化「盛事化」,則要與商界通力合作,渣打馬拉松就是其中一個較為成功的例子。
日本視人拯溺為「運動」:香港政府推動水上活動力度不足
Jossmary:「想多啲人識游水,玩水上運動。」游泳以外,還有拯溺比賽、水中健體、等等水上活動。以水中健體為例,在美國是一種盛行的運動,如同中環海濱千人瑜珈一般的盛事,但康文署水中健體課程時間定於上班時間,令香港人錯覺水中健體就只是長者運動。
只要跟水有關的事情,Jossmary都去學。尤其說起拯溺比賽,她總是眉飛色舞。拯溺賽有千奇百趣的比賽:沙灘跑、接力、奪標、救假人,甚至隊友之間拋繩接繩都是一個比賽。「要講默契、信任,有啲拍檔唔夠信任,唔敢伸長手去接。」香港隊亦在國際賽事曾破紀錄,「快到我睇唔到㗎,好誇張,吓,接咗喇?」
水上活動夠多元化,比起游泳更能吸引大眾參與運動,可惜政府推動乏力。「在香港,啲人好驚訝原來有拯溺比賽,好多人未聽過。」相反,她到日本參加國際賽的評判,「20部攝影機追住一個拯溺運動員。日本小朋友會追住問參賽者攞簽名。」這除了與國民身份認同有關,更關鍵是日本人視運動為國家文化底醞之一。反觀香港,2012年梁振英力推增設文化局,惟至今擱置一旁,期望政府能加快落實文化局的時間表,能制定更具長遠性的體育文化政策,才有望「全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