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珍雅各百歲冥壽 重溫巨著探究理想都市建構

撰文:袁智仁
出版:更新:

為紀念城市研究學者珍雅各(Jane Jocabs)的100歲冥壽,Google將首頁換成她的頭像。她影響幾代的規劃師和城市研究者,強調街道為先,空間應促進人與人的交流,反對推土式的市區重建。悲情城市天水圍、將軍澳無街之城,如何達至步行為先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理想水平呢?一切在她1960年代的巨著《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找到答案。

Google紀念學者珍雅各100歲冥壽,換上她的畫像。(Google.com)

一個師奶的社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流行建築師Robert Moses經已倡導的理性規劃,意指功能先行的由上而下規劃。他與紐約市長史密斯在1930至70年代實踐理念,以道路先行,用高速公路貫穿大城市、興建大型的公園,利用市區重建興建聯合國大廈、林肯中心等地標,展現紐約為世界一級的大都會。

然而這種規劃忽略「規劃以人為本」的重點,珍雅各在1960年代在雜誌反對強拆,向建築師Robert Moses說「不」,當年雖被人諷刺為「師奶」,她卻堅持己見,並在1962年因反對興建高速公路被捕,控以暴亂罪。她強調城市設計要回應人的生活所需,不要大白象,規劃應講求由下而上,地標是有機的構成,不要人為的刻意造就。她重視街道用作步行和交流,不是簡單通道。

 

街道讓人停留和溝通,促進人與人的交流。(曾梓洋攝)

港式的理性規劃

香港的城市設計沿用美國戰前的想法,市區重建局以改善生活之名,拆毀舊區,消滅街道,改建豪宅和商場。喜帖聞名的利東街,重建後曾一度改名為「囍歡里」,最終因為強烈反對,改回原名;昔日的舖戶只有三家喜帖店遷回。同類的拆遷故事,近年在觀塘、大角嘴或中環不斷上演,街道和本土文化無法保留。

新市鎮的規劃上,屋苑以天橋連接,像天水圍般擁有大型公園,卻忽略街道生活。城市變成購物商場和一個個大閘關上的門禁社區(Gated Community),沒有社區,人與人關係疏離,無法互相支持和幫助,結果引發社會問題。

珍雅各在2006年逝世,理念影響至今。一個民間學者改變一個個城市的設計,幾千萬人的生活,值得我們紀念和重新反思,何謂好城市呢?

橋樑和高速公路切割城市,製造不少廢棄的空間,如何可善用呢?(林振東攝)
街道因市區重建而消失,換上平台商場和屋苑,使人與人的關係疏離,圖為正被重建的觀塘。(黃永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