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甜品店】自備外賣盒免費加底抗餐飲業浪費:不賺盡可做好多
夜了,想吃碗糖水卻又想回家休息,於是你來到甜品店,帶走一碗綠豆沙,附帶着膠兜、膠匙和膠袋飄然而去……在美孚新邨一角的「甜品森林」,卻在10年前甫開店就以一句「要不要餐具」,留住了無數本來很快就變成垃圾的即棄餐具,更設自備容器送10%糖水的優惠,成功吸引街坊響應。
他們腦中還不時有新想法盤旋:外賣加一元?不如提供按壺服務?小店要營生不可謂不難,去想這些,可以生存嗎?他們卻用經營10年的事實告訴大家:在能力範圍多做少許,不是不可能。
攝影:鄭子峰
可「comfort」人的甜品與大自然
「甜品森林」開在美孚新邨一角,本是只能容納幾個人的小舖,近年再租了旁邊一個較大的舖位,多年來門上一直貼着自備碗優惠貼紙。老闆之一朱小姐昔日做環保教育工作,轉而經營甜品舖,她說純粹源自童年和朋友去糖水舖的回憶:「糖水是一種comfort food。」
大自然,剛巧也是一種可以「comfort」別人的東西:「一年四季,其實有很多不同的糖水可以吃,夏天便吃綠豆沙,冬天要溫暖便吃木瓜雪耳紅棗。」說着她嘴角自然地上揚起來:「身體在不同季節就是需要不同東西的。」順從自然,就可以被治癒。她大概沒發現這「巧合」,卻很清楚想製造健康的食物、不想破壞環境。
據2016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香港每日平均棄置154公噸塑膠即棄餐具,環保組織「綠惜地球」推算,此即一年有逾91億件膠刀、膠叉、膠匙被丟到堆填區。除了塑膠餐具,另外每日還有39公噸發泡膠餐具被棄置。
容器千奇百怪 變通可解決問題
然而份量加大10%,成本不免增加。另一老闆鍾先生卻說:「煮多十分一其實不會多很多成本,而且日常運作中會主動拿盒來裝的也不是很多。」朱小姐說:「是份內事,又有能力,便做多少許。」她又說:「不要想着賺到盡,如果這樣想很多東西都不會想做。」
目標是只賺錢和方便,就會出現浪費。
只是實行起來,也要克服一些障礙。客人帶來的容器千奇百怪,「一個煲買一碗涼粉,師傅見到便頭痛:怎裝呢?裝下去好像很醜,給得不夠多,要不就要加大3倍;有些人帶隻湯碗又沒蓋,又要幫你封保鮮紙……這卻違反了環保的原意。」朱小姐說。「(師傅會想)這麼熱你(客人)怎樣拿,又怕你倒瀉。」然而,只要懂得應變,就沒什麼不能解決——怕熱便給紙皮客人墊底;一個煲盛一碗涼粉,大家相視笑笑,也沒什麼醜不醜。
另類減塑法:「要不要餐具?」
要環保,其實並不一定會與賺錢有衝突。如果暫時未能設自備碗優惠,其實也可先從一句問題開始:「要不要餐具?」朱小姐的甜品店會多問這一句。「別人假設你要,我們假設你不要。」不過令同事配合也需要時間。「開始時未必每個同事都理解到,未必願意,始終是額外的東西。」但她說幸好是小店,要解釋也較易:「只需要和3個員工說就可以做到。」開始時也有店員不慣問客人要不要餐具,但見她問得多,就開始習慣——「這裏的氣氛就是會問。」
我們在乎,我們的同事都在乎;連鎖店卻不容許你問(要不要餐具),員工也不在乎。
這裏的氣氛也感染了客人。朱小姐常有機會和街坊聊天,「發現很多街坊不是特別抗拒,只是(過往)沒接觸到。原來大家不是不做,只是不知道。」現在有些街坊會主動拿來本要丟棄的物品拿給他們,看看是否合用,有人會帶來不要的膠兜膠盒,也有人主動說不要餐具……
繼續思考:廚餘點算?
只是這些對她來說還未足夠。每天不斷派出轉眼就會變成垃圾的即棄飯盒,始終令人苦惱。「很多人都問要餐具是不是要加錢,可能真的要去到用者自付,才會有減廢效果。」坊間不少店舖外賣會加收一元,他們用的外賣盒,本身更是較昂貴的可生物分解盒。
說着他們又提到另一計劃:「一直都想設計些較合適的容器。」朱小姐說。只要放下按金,客人就能以可重用的壺帶走糖水。只是設計、成本、按金金額都仍需要衡量。
即棄飯盒以外,食肆最多的浪費便是廚餘,「都不知道拿去哪裏好。」鍾先生說。「想過買部廚餘機,但放出門口又不行,又會說阻街。」如果要放店內,也沒什麼位置。他自己家中有個廚餘箱,卻也處理不完天天新增的廚餘。政府正在小蠔灣設廚餘處理廠,但做出來的堆肥,其實也沒出路——近年農地正逐步被侵蝕,最近土地供應小組更提出以公私合營方式發展私人農地。一旦農地舖上石屎,廚餘變堆肥、堆肥回歸土地的循環,就會被永久截斷。
「整個配套要想得仔細些,常常好像走着走着就行不到。」鍾先生說。
環保意識是根本
想處理廚餘問題碰壁,想減廢,也遇上未有完善配套的外賣平台。朱小姐的甜品店近年加入了一個外賣平台,卻發現平台上沒有「走餐具」的選擇,反映過,卻不了了之。另一邊廂,卻有三間點餐平台公司響應環保組織「綠惜地球」設走塑選項的倡議。鍾先生說,正在想加入更多外賣平台,平台有否走餐具的選項,會是考慮因素之一。
面對這種種問題,鍾先生說最重要的,還是意識:「有意識,便會在可能的範圍內做對環境好些的事。」現時堆填區瀕臨爆滿、廚餘在堆填區內一天天變成甲烷、塑膠垃圾不斷危害海洋生物,政府、商界、個人如果都多一點意識、行動,像這間不斷做多一點的甜品舖一樣,也許問題終有一天可以解決。
我們做的東西不多,想到的就做多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