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推行山徑成旅遊點 環團憂垃圾更多 錢應放環保教育
近年,政府銳意令香港成為宜居城市,惟多個環團批評新一份《財政預算》輕視環境保護,其中一項措施為推廣綠色旅遊,完善本港熱門及具旅遊潛力的行山徑的配套,有團體憂心郊野變得人工化,人流及垃圾均超出負荷,破壞生態。
另外,政府撥10億元予鄉郊保育辦公室、於政府建築物設置可再生能源設施,以及處理海上垃圾,團體指撥款過少,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
完善行山配套 環團指應有限度發展
近日,屯門行山徑的欄杆補髹上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新油漆,有遊人大讚「彩虹欄杆」生色不少,特意來「打卡」,亦有人批評過於花巧的人工建築,不配合自然環境,希望適可宜止。對於政府撥款3.96億元推動旅遊業,其中包括推廣綠色旅遊,並提出「完善本港熱門及具旅遊潛力的行山徑配套」,地球之友同樣憂慮,指原生環境已經很美,不希望山徑變得過於人工化。即使要展開工程,亦應以遊人安全為前題,及有限度進行,例如修葺損毀的山徑、及翻新破舊的碼頭。
港人環保意識低 一年3千噸垃圾
地球之友又稱,擔心行山徑發展成旅遊景點,或會為郊野公園帶來難以負荷的人流及垃圾,破壞本地生物多樣性。近年,不少人選擇行山作消閒活動,據漁護署資料,2017年已有1,300萬遊客到郊野公園。同時,遊人亦為郊野公園帶來3,400噸垃圾。即使漁護署於已將郊野公園山徑內的553個垃圾桶全部移除,鼓勵市民行山要「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惜郊野公園依舊遍佈垃圾。
地球之友倡議,政府須在發展及保育中作出平衡,應從中撥款於教育層面,如向遊人推廣「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為學校及團體的郊遊活動負責人提供講座,及派員在各熱門的山徑起步點作出提示,以紓緩遊人增加為大自然帶來的衝擊。
撥款太少 難解決海上垃圾
本港海洋垃圾問題同樣值得關注。根據政府統計處,2017年,4個政府部門合共收到約15萬公噸海上垃圾。
《財政預算》根據《施政報告》預留10億元予鄉郊保育辦公室,並於政府建築物設置可再生能源設施,又提出以800萬元處理海上垃圾問題。
地球之友指相對於其他以數十億、百億元計的項目,環保的比重只是九牛一毛,反映政府保護環境不夠決心。他們估計,800萬元只足夠稍為提高現時海事處派出船隻在香港水域清理海上漂浮垃圾的頻密程度,未能針對問題核心,源頭減廢。
故此,地球之友提議於教育及宣傳上,海事處應該為所有海事從業員提供保護海洋的職業培訓,加強他們防止垃圾流入海洋的意識。隨著垃圾徵費快將推行,碇泊區和避風塘內,亦應停泊提供分類回收及棄置垃圾設施的船隻,方便收集船隻的生活垃圾。至於海洋生態方面,大量海洋生物及海鳥因為吞食海洋垃圾影響健康甚至死亡,應撥款予專家提供救援服務及作出相關研究。單是以上措施,保守估計需要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