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音樂】戲棚神功戲 重溫下鄉歡樂
偶爾在街頭匆匆掠過,你或許會在耳筒以外聽到音符在急速轉動的城市中飄拽,你會停下來,欣賞一場不用花一分一毫的音樂會嗎?音樂不一定要走進大劇院或大會堂,配上高貴典雅的裝潢。它可以在簡樸的樓上書店,可以在街上任何一隅,更可網上直播。
攝影:梁鵬威
戲棚文化研究者蔡啟光說,全港每年上演約40台神功戲。戲班中人用「下鄉」來形容神功戲演出。三四十人的劇團,每月拿着沉甸甸的戲服和道具巡迴偏遠鄉村,為不同賀誕演出。他們走遍梅窩、錦田到滘西洲的竹製戲棚內,下鄉接近村民,傳播粵劇種子。
由梅窩碼頭走15分鐘,找到梅窩遊樂場內的球場,只見巨大的鐵皮戲棚,棚內外的氣氛截然不同,台上表演神功戲,台下坐滿500名觀眾,婆婆、叔叔、阿姨和小女孩都拍掌大笑。棚外有小檔口,販賣懷舊的吹波糖,大人小孩努力吹着,感受快失落的鄉村味。同一個梅窩,棚內棚外,兩種快樂。
什麼觀眾就玩什麼類型的戲曲,這才叫潮流。中學生不會做帝女花,國破家亡好難明,有些學生也未必認同中國人身分,應該做武打戲。
戲棚下的家庭團聚
高師傅矢志為粵劇做事,對劇團和音樂創作想法多多。三代從事粵劇行業、從小在戲棚成長的他,說起戲棚眉飛色舞。古時外嫁女不能回鄉,回娘家代表夫家養不起女兒。村民於是舉辦節誕,做神功戲,大條道理邀請女婿和女兒回家團聚。高師傅笑言,部分節誕也摸不着頭腦,只要鄉民回來,承傳文化傳統,就是節誕的意義。
神功戲至今仍然是節慶的重要娛樂,老幼共同欣賞大戲,談天說地。神功戲大多免費,原來戲金由節誕主辦單位先付,新界的神功戲大多免費供街坊欣賞。即使起初收費,中場休息後也讓觀眾站在一旁觀看,共同享受節誕的歡樂。
神功戲有觀眾和戲班,還需要有戲棚。高師傅憶及試過有屯門的村落做節,政府不批准搭戲棚,唯有去屯門大會堂開戲,氣氛大不如前。
台上台下打成一片
神功戲猶如獨立電影,先收取資助,較少票房考慮。題材生活輕鬆,偶有驚喜,切中時弊,台上台下打成一片;而新光戲院和各區大會堂上演的戲目則如大製作的電影,預算較多,戲服、造型和佈景都講求精緻。
有一陣子新聞報道有人種毒芥蘭,我在劇中演客棧小二,有惡霸入餐館用膳,加一句︰『等我弄一點毒芥蘭給他吃吃。』台下拍掌狂笑。
插科打諢也不是沒有限制。笑話要切合身分,也不可用英文,原來粵曲中,除了《鳳閣恩仇未了情》有一幕讀英文信,其他舊劇目都沒有英文。如果劇情講及TSA考試壓力,他建議改為︰「兒子考試,好大壓力,不要阻他溫書。」
歡樂氣氛靠默契營造
舊劇目比亞視更永恆,也如周星馳的笑片令人會心微笑。正誕當日,戲團都演笑劇。梅窩洪聖誕當天公演《三笑姻緣》,當中唐伯虎點秋香最深入民心。
梅窩是漁民社區。資深演員阮兆輝(輝哥)「爆肚」用漁家話唸一段對白,背後響起一段「叮噹」的旋律,哄堂大笑。觀眾受落卻苦了高潤鴻。正如大台的笑劇,笑位永遠有罐頭笑聲,身為指揮的他,為突然其來的笑位配上熟稔的聲效,增加搞笑效果。
滘西洲村的神功戲玩得更「貼地」。演員跟村民吃飯,飯局的對話竟變成台上劇本,台下哈哈大笑。音樂不是配角,它調節戲劇的節奏,控制重點,產生喜劇效果。
神功戲為村民帶來歡樂之餘,也協助粵劇發展。平時日間場次,能讓年輕人有機會踏台板。一些傳統粵劇的儀式,如送子、拜戲在戲棚才可見到。
昔日神功戲為村民而演,今天則吸引一群粵劇粉絲。以前的劇為村民而做,通常公演至深夜12時。現在多外來粉絲前來朝聖,大多11時完結,方便觀眾坐車回家。
高師傅經營年輕的靈宵劇團之餘,也愛在戲棚和劇院演出神功戲,最高峰一年演出達300場。行內名聲得來不易,粵劇不只是搵食,也是理念。「粵曲是廣東人的戲曲,大家要知道它。」
去年香港足球隊打出佳績,讓不少人重新發現香港足球,但願默默耕耘的高師傅能如港隊,打出一片天,讓大眾重新發現粵劇之美。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