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患者難尋牙醫治療 專職護士:其實睇佢哋未必好難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早前我們提及照顧腦退化症太太12年的梁禮初,欲尋牙醫替其妻洗牙卻多度被拒諸門外。究竟在香港,腦退化症患者是否真的難以尋求社區的牙科治療?
我們向本地一個專門服務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機構耆智園了解,發現原來現時本地未有專治腦退化症患者的牙醫專科,相信原因非關牙患問題,而是許多牙醫擔心患者未能配合或適應牙科治療帶來的不適,為免多生顧慮而婉拒此類個案。
現時香港有逾11萬名腦退化症患者,估計至2039年,患者人數將超過33萬,其牙患問題,難以置之不理。耆智園現時以外召流動牙醫車的服務,為患者提供牙科診治,他們的經驗,值得參考。

日前接受01社區訪問的梁禮初,談及與其患上腦退化症逾12年的太太尋求洗牙服務卻吃閉門羮的經歷。梁先生曾致電多間社區牙科診所,查詢為太太洗牙的服務,但對方知道其妻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時,都立即顯得猶疑,並著他等候電話回覆,可是,電話從此沒響過。

梁先生對連月以來,多度被牙醫拒諸門外,感到十分無奈。最後他下定決心,自己教太太刷牙,三個月後,其妻流牙血的情況得到改善,他猜想是其牙周病有所改善之故。

進食能力對維持腦退化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口腔健康不容忽視。(龔嘉盛攝)

腦退化患者缺乏牙科支援

賽馬會耆智園護士黃慧玲表示,香港現時未有專門為腦退化症患者提供牙齒治療的服務,相信牙醫業界亦未有相關的培訓,「專門為腦退化症患者看牙,暫時香港的支援不太多」。許多患者的經歷是被婉拒,並著其到醫院求診,但輪候需時。

她相信許多牙醫對腦退化症患者卻步的原因,是擔心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或因不適與緊張,未能與醫護人員合作,「若脫牙時打了麻醉針後,患者出現情緒,嚷著要走,此時治療做到一半,會有危險。又或是洗牙時流牙血,患者突然很不安,牙醫亦未必知道即時該如何支援。」

早年耆智園的留宿院友與參加其服務的患者,亦未有專門的牙科服務。及至2009年,他們尋得醫藥援助會的流動牙科服務,願意到院為腦退化患者提供牙科服務,由最初一年一次增至現時兩次,由於需求增加,正考慮增至一年三次。她表示,流動牙車駐有一位牙醫及一位護士,可為患者提供牙齒檢查、洗牙、補牙及脫牙等不同程度的服務與治療。牙車會駛至院舍門前,通常逗留一晝,每次可為約12名患者提供服務。

賽馬會耆智園護士黃慧玲認為,社區牙醫若接獲家屬叩門求診,不妨先了解其病情再作治療的建議,未必要一概拒絕。(謝慧心攝)

唱著鄧麗君洗牙

「腦退化症患者要到陌生環境或外出,初中期還可,晚期會較難。牙車就在中心外,一上車做過治療,便可立即回中心繼續活動,較易處理。」黃慧玲指,如何安撫患者是牙科診治的關鍵,除了有家人或照顧者如傭人陪伴在側,中心的專職職員亦會給牙醫簡介每個個案的需要,如該患者容易受哪些因素影響而不安、或哪些方法可令他們舒泰一些,曾有個案很喜歡音樂,於是他們一面洗牙一面唱鄧麗君,全程順利進行。

當然也有不順利的時候,如洗牙時,儀器發出的聲音、牙痺等,都令患者緊張,甚至想離開。「有次院友洗到三分一已想走,我帶他返回中心,飲杯水,隔一會再上牙車,完成餘下部分。腦退化症患者短期記憶較差,所以落車做過其他事後,已忘記曾經洗過牙,便可重做一次。」

耆智園自2009年起與醫藥援助會合作,以流動牙車服務為腦退化症患者提供牙科診治。(醫藥援助會圖片)

籲社區牙醫別一概拒諸門外

「吃東西對腦退化患者很重要。若不能自己吃,餵飼會減低進食意慾,營養轉差,身體狀況亦會下降。」曾有個案家屬幾乎要考慮插喉餵飼,幸好最後發現吃不到的原因是一隻爛牙,而非吞嚥問題,「他們講不到自己不吃的原因,原來是牙痛」。

黃慧玲指,初、中期患者未必做不到張開口給牙醫檢查口腔,鼓勵社區牙醫別一概拒絕此類個案,「打開口若發現原來是炎症,無需脫牙,可能消炎藥已能解決問題」。她鼓勵社區牙醫多認識腦退化症,讓奔波叩門求診的家屬,不會只吃閉門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