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童真.二】經典兒童節目是如何煉成的?

撰文:伍麗微
出版:更新:

本地兒童節目曾經伴隨香港人成長,《跳飛機》、《430穿梭機》、《閃電傳真機》、《至NET小人類》、《放學ICU》等都是那些年孩子們放學後的美好回憶。
但時代轉變,電視不再是唯一的娛樂,小朋友的上課時間亦從以前的半日制變成全日制,放學後更要參加興趣班、補習班等,玩樂的時間相對少了,兒童節目的收看人數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此外,電視台流水作業的製作方式、一成不變的內容,亦減低觀眾的收看意欲,有家長寧願播放Disney Junior或《一休和尚》等卡通,都甚少讓孩子收看本地兒童節目,到底原因何在?那些年的經典兒童節目又是如何誕生的?兒童節目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此為【那些年的童真】系列之二)

本地兒童節目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代,麗的製作了《快樂生辰》、《荔園小天地》等節目,由加明叔叔(王曦)主持;無綫最早期亦有由趙心妍、丁茜主持的《兒童樂園》,及莊文清、蔡麗貞主持的《齊齊玩》,前者以講故事、玩遊戲為主,後者強調知識學習,惟兩者反應平平,未能掀起熱潮。1976年,無綫高層周梁淑怡決定開拍《跳飛機》,找來當時在麗的做節目的Sunny哥哥(黃汝燊)擔任主持,教小朋友唱歌、做手工等。前節目監製葉潔馨指無綫當時有心開拓兒童節目,「連明珠台也有自家製的兒童節目,叫《Children’s Wonderland》,那時沒有電腦,主持人拿着故事板講故事,很多印度小朋友寫信來參加,一個星期一集,做了好幾年。」

《跳飛機》由Sunny哥哥主持,於1976年推出後爆紅,至今仍有不少人記得這個節目。 (TVB提供)

打造東方《芝麻街》

回來後,她開始策劃內容,與幾個編導、助導一起設計環節,填詞人鄭國江亦是其中一個節目策劃者,「鄭國江初期不是填詞人,他在伍華小學教手工,有天他寫信給我,說可以來教小朋友做手工,那時適逢聖誕節,我便讓他在《歡樂家庭》裏教小朋友包禮物,後來大家熟絡了,開《跳飛機》時我便找他合作。」那時節目組仿效《芝麻街》,希望加入布偶環節,然而一直找不到相關的布偶製作人,這時鄭國江自告奮勇,買來海綿,一手一腳縫製了兩個布偶,與Sunny哥哥一人控制一個,在節目裏一唱一和,演出不同的情節。

當時本地電視台起步不久,雖然有心開拓兒童節目,但幕後人員未能掌握做此類節目的要領,非常倚賴主持人的經驗。葉潔馨一再強調:「Sunny哥哥對節目的貢獻很大,他如何說話、如何表達,都影響着節目的風格。我記得他在節目裏表演魔術,所有細節都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我們一起開會,說想做一些另類表演,他就負責執行,他的付出不僅是在主持上。」Sunny哥哥亦提到自己當時兼任節目策劃、導師,不時在節目中調解小演員的紛爭,並想方設法哄小朋友開心。

電視的影響力真的很大,我們不想掛名做兒童節目,但裏面充斥着錯誤的內容,更不想因為自己的無心或無知,誤導了小朋友。
《跳飛機》監製葉潔馨
葉潔馨欣賞當年Sunny哥哥對節目的付出,認為他是一個有愛心、有熱誠的主持人。(吳鍾坤攝)

《跳飛機》推出後一炮而紅,Sunny哥哥開朗的形象深入民心,但最教葉潔馨印象深刻的反而是當年為了確保節目質素,找來一位教育學家擔任顧問。「我還記得她說,你千萬不要跟小朋友說不要畫牆,你跟他這樣說,他們一定會畫。」當時節目裏還有一隻「怪獸」,由嚴秋華扮演,葉潔馨經常說:「怪獸就是怪獸,我不希望小朋友看見裏面的扮演者,你脫下頭套,小朋友看見了,不就幻想破滅嗎?」這是她那代人做節目的堅持,希望向觀眾傳達正確、正面的訊息,「電視的影響力真的很大,我們不想掛名做兒童節目,但裏面充斥着錯誤的內容,更不想因為自己的無心或無知,誤導了小朋友,因為小朋友一旦吸收了,你很難扭轉他們的想法。」

或許是節目內容切合當時社會的需求,時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人記得Sunny哥哥這個標誌性人物。「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需求,一個兒童節目的誕生絕不簡單,我必須說,那時無綫做節目真的很認真,我們的想法雖然很老派,但這是我們做節目的原則。」她在《跳飛機》啟播一年後離開無綫,1980年代加入香港電台電視部,期間又製作了《音樂小豆芽》、《故事小豆芽》等兒童節目,發掘了加明叔叔的兒子Harry哥哥(王者匡),塑造新一代兒童節目主持人。

譚玉瑛擔任兒童節目主持32年,演繹過不同的角色,如烏卒卒、戴家姐等角色。(吳鍾坤攝)

無厘頭的《430穿梭機》

《跳飛機》從1976年播到1982年,雖然Sunny哥哥在1980年因合作糾紛離開節目組,但無綫亦慢慢摸索出做兒童節目的心得,1982年推出的《430穿梭機》除了固有的遊戲、唱歌環節外,更加入20分鐘動畫片,如《叮噹》、《足球小將》等,娛樂性大增,成功吸引小朋友收看。當時節目的製作形式也有不少變化,不再倚賴熟悉小朋友的主持擔大旗,反而從藝員訓練班調人到兒童組做主持,周星馳、梁朝偉、譚玉瑛等便是一例,他們沒有接受過相關的訓練,都是邊做邊學;幕後分工亦趨明確,監製負責訂立節目的大方向,編劇度細節寫劇本,再交由導演執行,有既定的製作流程。擔任兒童節目主持32年的譚玉瑛指這個時期做節目的規範不多,主持人雖然無法參與內容創作,只能按劇本演繹,但「用什麼語氣、態度來表達,都可以自己決定。」

《430穿梭機》播放了七年,裏面夾雜「黑白殭屍」、「原來如此」、「真相大白」、「共享陽光」、「我都做得到」等環節,有無厘頭短劇、搞笑遊戲,亦有讓小朋友表演的平台及到戶外認識大自然的體驗,娛樂與休閒並重。譚玉瑛說:「電視台初時真的很重視兒童節目,那時的監製在美國修讀兒童心理學,她希望做好兒童節目,幕後人員也會群策群力,做好一件事。」

後來,《430穿梭機》轉為《閃電傳真機》,扮鬼扮馬、玩遊戲的時間多了,節目組亦塑造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如烏卒卒、認字特警、殭屍爺爺、麥偵探等。前導演蔡錦源曾在兒童組工作過,他認為節目風格的改變與監製的口味不無關係,「每個監製對兒童節目都有一些想法,八九十年代有個監製叫梁日明,他的觀念是香港的小朋友讀書已經很辛苦,不希望兒童節目牽涉太多教化性內容,讓小朋友開心比較重要。」

兒歌是兒童節目重要的一環,當年的《兒歌金曲頒獎典禮》是一年一度的盛事。(視覺中國)

《閃電傳真機》之後,兒童節目無論在製作還是內容設計上,開始出現倒退的迹象。「1997年之前,我們很忙,一個星期做足七日,星期一至五要拍外景,星期六日主力做廠,1997年開始減少外景,星期一至五突然不用上班了。」在她看來,有外景與沒有外景在畫面上相差很遠,「我覺得不好看,例如歷史博物館有新展覽,我們去拍完告訴小朋友內容和展期,這樣的介紹對小朋友而言是吸引的,但後期是請一個人回來坐在梳化上講解,這樣其實很不吸引。如果我是小朋友,我會希望看到一個多姿多采、多元化、很動感、很開心的兒童節目,可以快樂地度過這段時間。」

電視台換湯不換藥

那對製作人來說,兒童節目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我們的節目是在非黃金時段播,對公司而言,非黃金時段的節目都是填時間而已。」蔡錦源苦笑道。他於1990年代曾加入兒童組兩次,第一次是90年代初的一個暑假,他被調到兒童組幫忙,那時暑假兒童組要搞很多節目,包括極受矚目的《兒歌金曲頒獎典禮》。另一次是1997年,他被調到兒童組工作近三年,剛好經歷《閃電傳真機》轉型至《至Net小人類》的階段。「這類常規節目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轉一轉形式,予人新鮮感,尤其在轉監製時,便會有新作風,會改名字,裏面的環節可能不一樣,但內涵其實沒變過。至少在那三年裏,我看不到有任何創新的東西,可能創造出認字特警、殭屍爺爺這些角色出來,表達上可能有些不一樣,但內容百變不離其中。」

人人入電視台都想做多人看的節目,你說你做兒童組,哪有人看,如果做其他節目,或多或少都有人討論,像錢國偉,他做兒童節目時沒有人認識,但做了《獎門人》後,很多人知道他。
前兒童節目導演蔡錦源
蔡錦源認為公司並不重視兒童節目,而不少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亦對製作兒童節目不太上心。(陳嘉元攝)

從《跳飛機》、《430穿梭機》到《閃電傳真機》,恰好橫跨了電視的黃金年代,2000年推出的《至NET小人類》,就如節目名字所言,已邁入網絡年代,電視的影響力開始下滑,至近幾年,趨勢更明顯,兒童節目的收視愈趨低迷。蔡錦源認為社會變化只是原因之一,真正的問題源於電視台不思進取、換湯不換藥。他指過去的兒童節目多人看不是因為製作得好,而是卡通片選得好,「那時有《爆旋陀螺》、《超人迪加》、《櫻桃小丸子》這些很受歡迎的卡通片,兒童節目就是用卡通片包裝而成的,那套卡通片好,收視自然會升,有時一套卡通片播完,如果下一套很一般的話,我們就知道死啦,收視會跌。」

收視低意味着商機少,商機少即賺不了錢,但電視台為了電視牌照,又不可忽視《廣播條例》的規定。前亞視監製張聖祥透露,亞視直至最後一刻依然播放《我們這一班》,便是為了履行《廣播條例》,「用最少的資源做出一個節目。」無綫的情況亦不遑多讓,為了節省資源,1997年後兒童節目取消了大部分外景,又以減騷等方式節省支出。

亞視為了履行《廣播條例》,直到最後一刻仍然播放《我們這一班》。(亞視官方微博)

用最少的資源做節目

此外,兒童組本來便不受藝人、製作人青睞,被調到兒童組如同被人流放。「人人入電視台都想做多人看的節目,你說你做兒童組,哪有人看,如果做其他節目,或多或少都有人討論,像錢國偉,他做兒童節目時沒有人認識,但做了《獎門人》後,很多人知道他。」心不甘情不願地做一件苦差,效果自然不會好。譚玉瑛多年來早已看慣這些事,她直言有些同事對工作不太認真,認為做兒童節目很「小兒科」,「但我覺得他們連小兒科的事都做不到,他們不看稿,以為埋位就OK,但講來講去都講不好,經常NG。」

每個電視台在兒童節目的處理上都有不同的操作,但蔡錦源指大台以電視人做節目的方式來製作兒童節目,在方向上已經走歪了。「兒童節目的幕後人員並不熟悉小朋友,純粹以技術來操作一個節目,連節目顧問也沒有。外國做兒童節目的人都是由專家組成,他們至少熟悉兒童心理,做兒童節目應該要有這些專家,無論是編劇,還是製作,都有這樣的需要。但本地電視台沒有這樣的資源請專家,你出編劇的人工怎麼可能請到兒童心理方面的人才?好的演員反而會研究這方面的知識,譚玉瑛後來有讀兒童心理學,但這是她的個人選擇。」這也是為什麼本地兒童節目常常有大人扮成小朋友或動輒教訓小朋友的情節出現,小朋友覺得老土、無癮,大人也覺得低能、反智。

時至今日,他依舊認為《跳飛機》是一個好的兒童節目,一來Sunny哥哥是兒童專家;二來節目亦很切合那個單純、娛樂較少的年代,「但這套方式是否適合現在的小朋友,我不太確定。」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30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4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