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片】香港人很怕醜 單人K房會否成為本地潮流?
這時代K場,不能單靠一首熱爆歌曲的獨家試唱而獨大,要推陳出新。有卡拉OK月初還引入源於日本的電話亭迷你唱K房,鼓勵香港人「唔使怕醜,一個人都可以唱K」。單人唱K,在日本、韓國、內地早已盛行,這種玩法又能否在香港成為一個「持續發展」的潮流?
日本單人K場吸引中年大叔
現在卡拉OK獨立房間的包廂模式出現,正因為日本人太怕醜。原本卡拉OK是在酒店或宴會廳裏,客人點歌然後輪候上台唱歌。1985年,日本首次出現出貨櫃改造成「卡拉OK包廂」。90年代又演變成獨立房間的模式,雖然迷你得像一個電話亭,兩個人坐進去動彈不得,但更能迎合日本人靦腆的性格。
不過,近年日本人對於唱K的熱情逐漸減退。據全日本卡拉OK實業家協會的統計,1995年喜歡K歌的人數有5850萬,及至2014年已經減至4740萬人。而日本全國卡拉OK事業者協會發佈的資料顯示,日本K場自2000年後減少,越來越少三五知己群體使用。為了復興KTV行業,日本人絞盡腦汁,如5年前「ONEKARA」在東京開設1人卡拉OK店。「ONEKARA」由一個卡拉OK連鎖店創辦,留意到「毒」自唱K的人越來越多,佔其公司客2成,於是大膽開設一人K場,專為那些「在朋友面前唱歌都怕醜」的人而設,更意外地受到中年大叔的捧場。
日本單人K場客人可上鎖
日本單人K場,可以說是酒店式服務。客人在櫃台登記,被分配房間,還配有鎖匙,保證「唔會無端端有侍應衝入嚟」。與其說是K房,內裏更像錄音室,還設有錄音設備讓客人錄製專輯;配有耳機讓人「只係欣賞到自己的歌喉」。單人K場發展迅速,證明了市場的需求,但要日本人承認一個人去唱K,好難!有日本節目訪問年輕人會否獨自去唱K,他們分別異口同聲地說不,更指唱K是大夥兒的活動,一個人去唱K是非常孤獨悲慘。
韓國全層單人K房
對比日本與香港人,韓國人相對地「唔怕醜」,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弘大秀KTV,四人房間落地玻璃設計,對著大街,韓國人鮮有拉上窗簾,任由途人駐足觀看他們的「瘋」姿。不過,論到毒友去唱K「完全唔同講法」,單人K房與其他房間分開層數,避免「被人撞到一丁友去唱K」的尷尬場面。
香港人怕醜嗎?
至於香港人,同樣怕醜。有同事離職打算一行十多人去唱K farewell,前一晚有同事突然憂心,問:「唔知聽日氣氛會點呢?你會唔會真係唱?」另一人又說:「係囉!我諗我唔會唱,三至五個人就好,咁多人......」除了錢和樓,香港人憂心的事情可以很多。記者又在街上邀請途人高歌一句飲歌,外國人總是大方唱一段副歌,而香港的年輕人的反應是「我怕醜!」,背著鏡頭還要求打格仔。
香港有卡拉OK引入電話亭迷你單人K房,還打著「快速約會」的旗號作宣傳,兩個玻璃房子並置,其中一部大字標題寫明「I am single and available」我是單身準備出pool的字句。這種透明度極高、講求厚面皮的唱K娛樂,香港人咁怕醜會否受落?
現時該K場單人K房,每天大概有20至30位客人,大部份都是學生放學後過來消遣唱半小時。記者又在街上訪問年輕人,有女中學生表示:「其實這些只是一時的噱頭,價錢比一般K房貴,唔會成為潮流。」,亦有學生說「我絕對不會一個人去唱K。」單人K房雖然是玻璃設計,但該K場分店經理Victor指2至3位的客人都會拉上窗簾,他說:「有啲一個人會唔拉簾,同隔籬點吓頭。開朗啲嘅客人就會互相揮手,但極少數。」有中學生用家指:「我一定會拉簾,比人見到會好怕醜。」
冇時間睇片,cap埋圖比大家,呢位中學生真係超可愛~~點擊下圖:
點解電話亭K房喺內地咁盛行?
2014年,日本單人唱K的風潮傳至中國內地,電話亭迷你K房在內地發展甚至比日本有過之無不及。按內地估計,全國約有3萬間迷你卡拉OK,幾乎各大商場都有。這種K房內地品牌超過6個,其中一間公司甚至於一年內在全國增設5000台電話K房。根據艾媒諮詢(iiMedia)「2017年中國線下迷你KTV專題研究報告」(下稱報告),今年中國線下迷你KTV市場規模預計達30.8億人民幣,較2016年增長92.7%。而明年預測市場規模更達至70.1億元人民幣(82億港元)。報告更指這種線下迷你KTV甚至逐漸取代傳統KTV的行業。為什麼這種新唱K模式在內地會如此瘋行?
內地現時這種電話亭唱K房,設置於商場、戲院、餐廳,甚至學校,除了迎合內地年輕人即興、等人打發時間的需要,這種玻璃K房的吸引,更在於其「社交性」,不是單純地消費娛樂。內地早有不少線上KTV的手機程式,讓人隨時唱K、錄歌、與網友合唱、分享,甚至有排行榜。但報告指這種線上KTV市場已經飽和,用家以手機錄製質素不夠專業,缺乏實體KTV場景、燈光、音效整體體驗,同時又缺乏親密朋友之間的互動。反之,實體KTV卻缺乏線上分享的社交功能,傳統模式難以滿足年輕人講求多元化的娛樂消費,加以在吃人的租金壓逼下,不少連鎖KTV場如「大歌星」、「錢櫃」相繼結業。
而迷你K房卻彌補了兩者的缺憾。這種電話亭式的迷你唱K房,除了KTV、咪,耳機,還有錄音設備,與日本迷你K房不同的是,錄好後還可隨即推送至微訊,與朋友圈分享。而且唱歌時候還可以自動評分,打賞讚好,喜歡唱歌的網友會被集中歸入去唱歌的群組。正因為電話亭迷你K房的「社交性」比傳統K場強得多,所以極受內地年輕人歡迎。
香港卡拉OK引入的迷你K房仍是試行階段,仍未裝有錄歌及線上分享的功能。而這種「線上社交」、互相分享自己「專輯」的文化未有在香港普及,單人唱K房在香港會否只是過眼雲煙的熱潮?而唱K文化又是否真的沒落,電話亭迷你K房能否如內地般拯救KTV行業,下文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