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民署博物館入場人次、收入、支出一文看清!尖東科學館最受歡迎

撰文:林奧莉
出版:更新:

早前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向立法會建議,將位於尖東的香港科學館改建為國家發展成就館,將科學館重置於沙田文化博物館,而文化博物館的館藏則重新整合並安頓在其他博物館,有關建議引起各界議論。市民表示關注博物館去向,究竟過往有多少人參觀香港的博物館?近年各間博物館的收入和開支又有多少?

現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15間博物館及2個文化空間,2022至2023年度共錄得463萬人次入場,較十年前少約22%。不過,由於去年本港仍受疫情影響,人流數字並未回復至疫前水平。由2012至2013年度至今,平均每日有1.2萬人參觀。

以每間博物館來說,科學館的入場人次最多,上年度達110萬,其次是太空館和油街實現,分別達87萬和62萬。比較十年前數字,科學館和太空館同樣是最受歡迎的博物館,入場人次屬首三位,而過往排第二的歷史博物館則跌至第六位,主因相信是2020年關閉常設展覽「香港故事」,進行兩年大型更新。

至於近日備受關注的文化博物館人流則達45萬,排行第五。過往文化博物館曾舉辦專題展覽,吸引不少市民參觀,其中包括2014年「吉卜力工作室場面設計手稿展:高畑勳與宮崎駿動畫的秘密」及2017年「彼思動畫30年:家+友‧加油!」,入場人次急增。

而科學館廣受歡迎的專題展覽包括多次舉辦的恐龍展覽及2017年「永生傳說- 透視古埃及文明」,令2017年博物館參觀人次增加。

▼近十年科學館及文化博物館專題展覽▼

比較各個康文署博物館開支,香港藝術館的支出最大,2021至2022年度達1.7億元,其次是文化博物館和科學館,分別達1.6億和1.5億元。

疫情期間入場收入下跌,加上並非所有博物館設參觀收費,在眾多博物館中,收入最高的依次是科學館、太空館及香港藝術館,介乎396萬至1,073萬元。

博物館需要定期更新,以推動本地博物館發展。根據2023至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在現行的博物館更新計劃涵蓋歷史博物館、科學館、文化博物館、海防博物館和鐵路博物館,主要是更新常設展覧。開支最多的是歷史博物館,核准承擔額達4.6億元。

截至2022至2023年度,科學館更新項目累積開支達承擔額的41%,文化博物館則達99%,接近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