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2025|標準、靈活計劃保費比併 自付費是甚麼?點扣稅?

自願醫保計劃(VHIS)提供由政府認可的自願醫保產品讓市民認購,同時亦是「扣稅三寶」之一,納稅人就每名受保人最高可在每個課稅年度扣稅8,000港元。市場上產品眾多,到底有意購買的市民該如何選擇?以下整合各產品類型及標準年費,即看各產品比較!

自願醫保計劃主要分為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前者符合自願醫保計劃最低要求,條款及保障劃一,內容大致相同,而靈活計劃則加入附加保障,例如更高保障額及更闊保障範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市場上認可產品的數目達94款(包括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合共提供504種方案。
標準計劃
自願醫保計劃網頁提供認可產品名單及資料,列出所有標準計劃年度標準保費比較。截至2025年3月26日資料,以1名30歲男性投保人為例,年度標準保費介乎1,485港元至4,104港元,同齡女性則為1,895港元至4,230港元。
靈活計劃
靈活計劃提供在標準計劃保障以外較高保障選項,產品內容各有不同。部份設有自付費(亦稱墊底費),即受保人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前要負擔的金額,而相關產品保費相比下亦較低。
以1名30歲投保人為例,單比較20,000至60,000港元自付費產品,年度保費介乎2,864港元至26,148港元。要注意的是,由於靈活計劃保障範圍按產品類型及保險公司而有所不同,價格差距亦較大。
據當局統計,截至2024年首季,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保單數目約為134.1萬張,其中97%受保人購買「靈活計劃」,反映不少消費者均期望得到較高醫療保障。
自願醫保+僱員醫保升級保障
部份人會認為有僱主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便以足夠,而當局就建議打工仔可在公司醫保之上,按自己需要及預算,選購多一份設有自付費的自願醫保。一旦需要索償,打工仔可以用公司醫保的賠償,抵銷需負擔的自付費,以獲更好保障。
自願醫保扣稅
納税人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合資格自願醫保計劃下認可產品而繳付的保費可在薪俸税和個人入息課税下獲得税務扣除。每名納税人就每名受保人可獲容許的最高扣除額為8,000元。
「指明親屬」指保單持有人:
(a) 配偶;
(b) 未年滿18歲 / 年滿18歲,但未滿25歲並接受全日制教育 / 年滿18歲,但因身體上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而不能工作的子女;
(c) 未年滿18歲 / 年滿18歲,但未滿25歲並接受全日制教育 / 年滿18 歲,但因身體上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而不能工作的兄弟姊妹;或
(d) 未年滿55歲,但有資格根據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索津貼 / 年滿55 歲的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以上價格及資料只供參考,一切以產品提供者資料為準,消費者選擇相關產品時應考慮個人需要和預算,並細閱保單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