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疫下學生運動減僅5%達標 對屏幕時間增 睡眠差靠1招改善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疫情下學校不時暫停面授課堂,港大研究發現,疫情期間中小學生運動量大減,小學生平均每天運動僅15分鐘,中學生只有30分鐘,遠少於世衛建議的每日60分鐘。此外,學生屏幕使用時間大增,當中小學生更由疫情前每天2小時增加至7小時,導致睡眠質素變差,研究團隊建議簡單一招改善。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聯同周大福企業旗下慈善平台CTFE Social Solutions等機構,於2019年9月至2022年7月期間,調查759名小學生及1,140名中學生在疫情期間的運動和生活習慣。研究發現,本港小學生平均每天累積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時間僅15分鐘,中學生只有30分鐘,遠少於世衛建議的每天60分鐘。

整體而言,僅5%學生平日運動量達到上述世衛標準,而學生於周末或假日運動時間相對較多,增至20%學生能達標,此外男生運動量比女生多。

港大研究發現,本港小學生平均每天累積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時間僅15分鐘,中學生只有30分鐘,遠少於世衛建議的每天60分鐘。(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疫情下經常停課,大大影響學生運動參與量。停課期間小學生中等或以上強度帶氧體能活動時間減少17%,中學生運動時間更大減五成。相反,學生使用屏幕時間明顯增加,小學生由疫情前每天2小時增加至7小時,中學生從疫情前每天8小時增加至9小時。

此外,研究發現多數學生在暫停面授課堂期間平均多睡1小時,惟傾向晚睡晚起,導致睡眠間斷情況更頻繁,睡眠質素下降。研究團隊建議,於暫停面授課堂期間,學生可每天增加15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如競走或跑步、球類活動、跳繩等,以改善睡眠質素。

至於如何鼓勵學生多做運動,研究指出大多數中小學生想做更多運動的原因是為了與同學及朋友一起做運動等,而小學生最喜歡的運動包括跑步、單車、游泳,中學生最喜歡羽毛球、單車、籃球、跑步等,建議可以此為方向推動學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