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至今逾5000宗因工確診索償 第五波期間成功率大減 原因係?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下,部分職業感染風險較大,打工仔若不幸因工作原因確診,可按法例向僱主索償。根據立法會新一份《數據透視》,疫情起至2022年中勞工處共接獲5,000多宗相關索償,2020及2021年獲補償比例約為三分一,但比率竟於2022年第五波疫情期間急跌,到底是為什麼?

社會曾有聲音要求將新冠肺炎列為法定職業病,惟政府認為新冠並非源於某些特定職業,然而打工仔若因工作原因意外感染,仍可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向僱主索償。

勞工處由2020年至2022年中共接獲5,364宗新冠相關「工傷」個案,2,147宗已經結案。獲補償比率方面,2020及2021年比例維持於約三分一的水平,然而至2022年上半急跌至0.5%。文件指該期間正值第五波疫情,社區出現大規模爆發,難以判斷個案是否因工感染,因此獲賠償比率大減。

此外,文件亦提及近年有關注團體提倡把「中暑」列為法定職業病以保障僱員,政府同樣以中暑風險非與工作特別相關為由而未有採納。勞工處現時有於夏季突擊巡查工作場所,平均每年約28,700次,並向未採取適當措施的僱主發出警告信,數據顯示近年警告信數目大減。

本港現時有52種法定職業病,打工仔若不幸因職業病而影響工作能力,可按法例獲得補償。文件指過去10年本港每年平均有324宗職業病確診病例,其中2020年因疫情影響病例處理,個案數目降至213宗,不少個案延至2021年才得到處理,令個案大增至529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