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港年走11.3萬人 生育率低現多重人口危機 育齡女性勁減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本港2022年中人口729萬,按年大減12.2萬,當中人口淨遷移達11.3萬。
事實上,本港出生率本就持續向下,疫情期間更創新低,2021年出生人口跌至3.7萬,即每千人口僅5人出生。本港正面臨多重人口危機,包括生育率偏低,移民潮下育齡女性驟減,老年撫養急升等,即看當前人口問題有多嚴峻,其中一項危機更迫在眉睫,將影響大部分人。
而單在2021年底至2022年中的半年間,本港人口就大減11萬至2022年中730萬人以下,回落至2015年中水平。政府發言人指,疫情影響跨境行程,移入香港的人數(包括單程證持有人和外籍家庭傭工等)繼續處於低水平,而在疫情前已離港的居民或選擇暫時留在其他地區或未能返港等,都可能導致在期間錄得香港居民淨移出。
出生人數創新低
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出生人口自1990年代起持續下滑,至2000年前後跌至每年約5萬人水平,後來於2003至2012年「雙非潮」期間雖一度上升至逾一年逾9萬人出生,但「零雙非」政策實施後,即回落至5萬至6萬水平。
而近兩年受疫情及移民潮雙重影下,2021年出生人數僅3.6萬創新低,每千人口出生比率收窄至5人。至於今年情況亦不容樂觀,首5個月僅1.36萬人出生,較去年同期減少逾3,000人。
踏入人口死亡交叉階段
本港於2020年起,首次進入死亡多於出生的「人口死亡交叉」階段,加上人口遷移等因素,總人口於2020年起再收縮,2020及2021年合共減少11.7萬人至最新約740萬人。
生育率跌破警戒線
不少已發展經濟體均面臨生育率下降的難題,本港亦不例外,由1980年起總和生育率已降至世代更替水平,即每名女性平均生育少於2.1名子女,至1985年更跌至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即生育率1.5以下,已達風險水平。數字至今仍維持低位,2021年僅0.77,即每名女性平均生育不足1名子女。
2020年後育齡女性驟減10萬
除了生育率長期低迷外,近兩年育齡女性驟減亦引發憂慮。2019年本港有約149萬20-44歲女性,估計受疫情及移民潮影響,至2021年大減10萬至135.6萬人。
對於生育率偏低,特首李家超去年以政務司司長身份回覆立法會指,生兒育女是家庭的重要決定,政府過分干預未必恰當,重申政府措施會以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及推動家庭友善為目標,包括近年已推行的提高子女免稅額、改善幼兒照顧服務、增設侍產假、法定產假延長至14個星期等。另有意見認為,當局應改善青年發展前景,以增加年輕一代組織家庭、育兒的信心。
2029年每2.5個打工仔養1名長者
統計處2017年推算,本港人口將於2043年達到822萬的頂峰後回落(未計疫情等影響),但更迫在眉睫的是本港人口年齡結構失衡,2021年本港每千名15-64歲壯年人口計,便有282名65歲或以上長者,即每3.5名青壯年要撫養1名長者。撫養比到2029年將加重至每2.5名青壯年對1名長者,推算至2066年更增至每1.4名青壯年對1名長者。
而影響更會是跨世代,不但青壯年需肩負撫育兒童及長者的重擔,沒有經濟能力的退休長者亦會面對社會安老資源不足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