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幅勁 物價指數卻無感?學者拆解原因 4個原因通脹仍溫和

撰文:陳嘉慧
出版:更新:

環球通脹持續高企,其中英國、美國最新物價指數(CPI)均上升8%-9%,同創近40年新高;亞洲方面韓國、新加坡等都錄得逾5%升幅。反觀本港,即使不少市民都感受到日常貨品售價貴了不少,但5月CPI僅按年升1.2%。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指出,現時食品物價升幅較住屋及整體物價高,市民對食品價格感受較為強烈,令整體物價數字與市民的「感覺有差異」。他表示,因應本港可從內地及鄰近亞洲地區進口食品,同時本港油價本來就較貴,以致近期價格上升對進口運輸費的影響相對輕微,加上內地物價穩定及人民幣貶值等原因,預期年內本港物價升幅仍維持溫和。

自2021年下半年起,世界多地通脹率攀升,至今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再趨惡化,如英國5月CPI按年飆升9.1%,美國CPI亦急升8.6%,均創近數十年新高;韓國、新加坡5月CPI按年亦分別升5.4%及5.6%。

本港與新加坡同樣倚賴進口貨品,同時食品、能源等都出現加價潮,不過最新5月通脹率仍相對溫和,按年升1.2%。港府發言人亦指出,5月衣履和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升幅加快,能源相關價格升勢持續,基本食品價格升幅放緩但仍然明顯。

多種消費品齊加價,為何仍未反映在物價指數上?原因之一,是指數中權重比例高逾4成的住屋價格(註:主要統計租金、差餉、管理費等雜費)按年下跌0.5%,而價格上升的項目中,除了食品物價指數食品佔比超過2成,雜項服務佔比超過1成外,其餘項目所佔權數均相對小,導致經加權計算後的整物價指數上升幅較小。

李兆波指出,現時食品物價升幅高於整體物價及住屋物價,由於食物是「日日都要畀」的支出,市民對食物價格升幅的感受,或較每月只付一次的住屋支出更為強烈,因此整體物價數字與市民的「感覺有差異」。

對於住屋物價放緩,李兆波指原因主要在於與內地仍未通關,同時Staycation熱潮漸減,令不少原本租住劏房、納米樓的人轉向酒店,住宅租金因而下調;此外也與疫情下內地來港學生的住屋需受挫等有關。

至於香港倚賴進口貨品,外圍通脹對本地影響會有多大?李認為,食品方面本港除了有內地供應外,以往從歐美進口的冰鮮食品,也可暫時以亞洲地區的出口替代,不會出現與歐洲類似的通脹情況。貨物運輸費用方面,由於本港油價「一向貴開」,現時油價上升的對進口貨品運輸費的影響反而不像其他地方明顯。他亦表示,由於內地物價穩定,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年內本港物價升幅仍維持溫和,約1%多至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