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委選舉|盤點板塊勢力變化 國家隊、建制派崛起 商界成輸家?
2020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全票通過修訂《基本法》附件一,完善本港選舉制度。隨著選民資格大改,多個分組界別有變動、個人票由團體票取代,四大界別增至五大界別等,選舉委員會內的勢力版圖將有天翻地覆的轉變。到底哪些人成為選委會新貴,又有哪些人落馬失勢?
商界版圖大轉變
選舉委員會代表香港人選出特首,商界在當中一向都甚具影響力,各大財團每屆均會派人出選搶佔席位。在2016年選委會選舉中,單單是長和系、新世界、會德豐、新鴻基及恒基五大地產集團,便以穩佔至少41席,包括長和主席李嘉誠、會德豐主席吳光正、新世界集團主席鄭家純、恒基主席李兆基。
選委會中的商界力量,除了有盤鋸多年的本地大財團,中資公司的影響力亦與日俱增,上屆選委會選舉中,至少80人與中資機構有關,當中有58人(72.5%)集中在以公司票為主的第一界別。
區選落敗建制有望捲土重來
2019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大量建制區議員連任失敗、交棒失利。其後他們大多獲委任為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代表。選舉改制後,第四界取消區議員議席,另相應新增兩個分組,共選出156席,投票人包括全港18區的分區委員會及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代表,令他們有望循此界別分組躋身選委。
「國家隊」票源大增
新選舉制度下,選委會組成大執位,包括港區人大、政協成為當然選委、於多個界別加入當然或提名選委,令「國家隊」選委人數大增。
決定誰是特首的選舉委員會大執位,「國家隊」成員大增,由以往主要集中在人大、政協,以及屬第一界別的「香港中國企業協會」三大分組,改制後除了政協選委席位擴大至全體港區政協委員,更新增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代表、內地港人團體代表等,上屆由主要由泛民取得的數個專業界別分組內,亦增加須在國家級團體成員中提名的當然選委。
1500名選委中,預計由中央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席位達539個,由港府委任或左右的席位則至少有232個,合共約771席,加上傳統「嫡系」票源,三大系統合計近9百張「鐵票」,佔選委會約6成席位。
廢除區議員互選席位 民主派票倉蒸發
改制前,第三界別「各議會組織代表」中,有117名選委由現任區議員互相選出;新制下全數取消。
另外多個以往被視為民主派票倉的專業組別,因取消個人票改為團體票、引入當然席位等,變得面目全非。例如,原本資訊科技界有萬多名選民,新制度下改為科技創新界,30名選委一半由國家級科研機構院士中提名產生,餘下則由團體票選出。
另一例子是原本投個人票的社會福利界改為團體票,選委席位亦由原本60席大減至30席,當中15個屬當然議席,如東華三院、保良局等慈善機構。餘下15個經選舉產生的議席,亦由上述團體負責投票。令民主派無法複製以往派員參選左右特首選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