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萬大學生排單人公屋 樓價飆升人工倒退 呢幾年畢業最艱難

撰文:陳嘉慧
出版:更新:

青年輪候公屋近日成為輿論焦點,政府官員亦出言勸導年輕人要敢於追夢,絕不要為了排公屋而扭曲人生。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底,公屋非長者單人申請者中有2.4萬人擁大學或以上學歷,而新增申請者平均年齡,亦由2020年33歲降至2022年32歲,從數字看似乎有高學歷和年輕化趨勢。

但背後原因不難理解,就是樓價高昂令年輕一代上車無望,更有研究指香港連續14年是全球最難置業的城市。而樓價近年雖有回落,但於過去20年間已累計飆升逾4倍,遠遠拋離打工仔同期人工增幅。至於為何高學歷申請人愈來愈多,則與學位貶值、大學畢業生收入倒退不無關係,當中2000至2010年代大學畢業生所面對情況較差。

據房委會公布,截至2023年底約有22萬宗公屋申請,當中129,400宗為一般申請(包括家庭或長者一人申請),另有92,300宗為配額及計分制申請,亦即是最近討論焦點所在的非長者單人申請者。

雖然現時仍有不少年輕人輪候公屋,但每年非長者單人新增申請數字其實已下跌多年,由2014年2.4萬宗,降至2021年9,100宗,至2022年才稍升至1.1萬宗。而上述申請的總數,亦由2015年14.76萬宗,降至2022年約9.77萬宗;當中30歲以下的申請者約3.86萬人,所佔比例為39.5%,實際上是比2015年的52.5%大幅減少13個百分點。

截至2022年低,公屋單人申請者中有約3.8萬人未滿30歲、2.4萬人擁大學或以上學歷。(資料圖片)

非長者單人新申請下降,或涉及人口結構、入息限制、置業選擇變化等多重因素,而房委會於2015年修訂配額及計分制,新制下年輕申請者分數較低,相信亦是原因之一。(註:與家人同住的青年人亦可透過家庭申請輪候公屋,但因現時無相關公開數據,故本文只集中討論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單人申請)

統計顯示,新登記非長者單人申請者平均年齡,由2020年的33歲,降至2022年32歲;年齡中位數同期由28歲,降至26歲。

至於申請者又是否有高學歷化趨勢?房委會統計顯示,2022年整體非長者單身申請人中,26%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即約2.4萬人,與往年水平相若。而若具體觀察30歲以下申請者,他們當中具大學或以上學歷的比例,就由2012年27%,升至2022年53%。

港打工仔平均工作22年才能置業

年輕人選擇排公屋,無非是因為樓價過高,超出負擔水平。2023年差估署樓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37點,雖然已回落至2017年水平,但仍較2013年242點高出39%、較2003年的62點高出4.4倍。

以一個九龍區中等面積私樓單位為例,2003年每平方米售價約2.8萬元,至2023年升至16.2萬元,累計升幅達475%。相比之下,打工仔月入同期由1萬元升至2.05萬元,累計增幅僅105%遠遠落後於樓價。

研究機構Demographia早前公布,香港已連續14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而瑞銀去年一份報告亦指出,香港打工仔平均要工作22年才能置業,大幅拋離平均只需10年的新加坡。過往數據更顯示,港人置業所需工作年數,由2007年平均工作10年,增至近年的20年以上;亦即是說,愈是後生一代,置業難度就愈高。

研究機構Demographia早前公布,香港已連續14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資料圖片)

大學畢業生收入20間減少5.8%

另一方面,年輕人即使有高學歷,收入也比較以往世代低。新青年論壇研究發現,大學學歷勞工月入中位數(經通脹調整後,下同),從2002年36,982元跌至2022年的34,849元,跌幅達5.8%。

該研究指出,大學畢業生在初入職收入和上流速度方面,有愈年輕世代愈趨下降的情況。當中,199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入職首年,月入中位數可達1.7萬元,但進入2000年代後反覆下跌至2012年的不足1.5萬元,至近年才見回升,而由於宏觀經濟環境不明朗,升勢是否持續仍尚待觀察。

此外,比較各世代大學生畢業5年後的收入增長,同樣是1990年代大學生月入增速較高,介乎52.%至63.2%。至於2000年後的畢業生,入職5年後收入增幅均不足五成,當中2007年前後畢業的學生,收入增幅更低至27.4%(註:以收入處於中位數的畢業生計)。

研究指出,大學畢業生在初入職收入和上流速度方面,有愈年輕世代愈趨下降的情況。(資料圖片)

大學畢業生收入下滑,除了有宏觀經濟因素外,亦受到本港就業結構影響。報告提到,本港高技能職位,於過去35年間增加113萬個,但增長近年開始放緩,由2012至2022年只增加約3.7萬個高技能職位,長遠會加劇競爭。而擁大學學歷但從事低技能職位的人數,亦由2002年5.66萬人,增長2倍至2022年近17萬人。這些職位薪金一般較低,晉升機會亦較少,年輕人從事這些職位也較難實現置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