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投訴連升3年 去年破千宗 政府7月公布網約車初步調研結果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的士 / Uber / 網約車】的士服務質素參差情況長期存在,早前的士業界自發「放蛇」打擊白牌車更是引起關注。運輸署數據顯示,過去3年的士投訴持續增加,去年更突破千宗,按年飆升75%,而相關違例執法行動次數亦按年升近五成至140次。
社會關注當局將如何規管網約平台,政府表示現正進行相關研究,計劃於7月公布有關研究分析並與各持份者溝通。

運輸及物流局昨(6月5日)書面答覆立法會提問,交代運輸署近年接獲有關的士司機之投訴個案(僅性質較嚴重個案),當中濫收車費投訴去年錄340宗,按年升1.2倍;拒載389宗,按年增68%;兜路227宗,按年增45%。

2023年以上三類投訴個案合計1,006宗,較2022年574宗增加75%,亦較2021年464宗倍增。政府補充,2021年及2022年受疫情影響,的士乘客人次減少,因此投訴個案亦相應較少。

執法方面,警方去年就的士司機違例事項執法140次,較2022年95次上升約47%,當中針對的士拒載的執法行動較多,去年達85次。作為比較,警方過去3年就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個案採取執法行動次數約80次。

此外,2023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錄4,585宗,同樣較2021年的4,153宗、2022年的3,632宗為高。

政府表示,現正研究如何規管網約平台,計劃於今年7月公布初步研究結果,並會與各個持份者溝通。(資料圖片)

社會關注網約車規範化進度,政府表示,現正研究如何規管網約平台,計劃於今年年中公布初步研究結果,並會與各個持份者溝通,從而擬訂未來路向;同時警方會繼續打擊非法載客取酬活動,會嚴肅跟進公眾提供的舉報資料,如有足夠證據會採取執法行動。而特首李家超早前回應網約車規管方向時,亦已預告運輸及物流局7月會完成初步調研,並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介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