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綠在區區年回收量2.7萬噸 佔整體1% 收集點不足引關注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垃圾徵費將於8月1日實施,社會關注新措施下廢物回收量及相關配套。根據立法會新一份《數據透視》,2022年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約為32%,政府目標於2035年前提升至約55%。現時多區均設有「綠在區區」以方便公眾參與回收,不過回收量僅佔全港總量1.1%,反映收集點數目過少和分布疏落等問題。

文件指,由於內地及東南亞部份地區自2013年起,陸續收緊可循環再造物料進口管制,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由2012年39%下跌至2020年28%。然而,隨着本港加強回收處理能力及社區回收網絡,本地回收率於2022年回升至32%。為推動社會惜物、減廢,政府於2021年公布《資源循環藍圖》,目標於2035年前提升回收率至約55%。

比較不同廢棄物,金屬和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率最高,於2022年分別達92%和75%。文件提到,本港2018年實施生產者責任計劃,當中包括推動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及處理,相關物品的本地循環再造比例持續上升,於2022年達到97%。

2022年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約為32%,政府目標於2035年前提升至約55%。(資料圖片)

另一方面,部份物料循環再造程序繁複,成本亦高,故回收率會較低,包括紙料(42%)、玻璃(20%)、塑膠(12%)及廚餘(6%)。當局因而推出多項生產者責任計劃及中央收集服務,以助提升回收再造比率。

文件亦指出,本地回收商現時面對的主要困難,是土地不足和租金高昂,調查顯示,本港回收商營運地點大多位於空間有限的多層建築物內,比例達55%。政府計劃撥出更多土地供業界使用,包括擴建環保園,以及修復新界東南堆填區作回收用途。

此外,為鼓勵公眾參與廢物回收,「綠在區區」收集點近年大幅擴張,由2018年7個增至2023年超過160個,帶動收集點回收量同期增加12倍,去年達2.68萬公噸。惟「綠在區區」回收量仍只佔全港回收總量的1.1%,文件指,這反映收集點數目過少和分布疏落等問題。

▼1月26日 垃圾徵費指定袋開賣▼

因應公眾對回收配套設施不足的關注,政府今年兩度押後垃圾徵費實施日期,最新再延至8月1日推行。 政府現時正檢視早前試行計劃的結果,然後再決定未來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