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Sin在Joyce旗艦店藝廊Cabinet開展:頌揚蒙古毛氈工藝
十幾年前看潮流周刊,劉天蘭介紹她手上美輪美奐且氣質不凡的珍珠介指,設計者是Sin Sin,從此這名字印在腦海中。後來當然要到Sin Sin Man在安蘭街的戰前唐樓開的Atelier參觀,看她周遊列國後將經驗融入設計的美藝作品。Sin Sin早前與最新重幕的Joyce中環旗艦店合作展覽,在店內全新藝術空間Joyce Cabinet於9月20日至11月13日展出香港藝術家Sin Sin Man的瓷器、飾物及藝術品。接著又在11月11日起展開《Hands on Mongolia》蒙古毛氈工藝展,將她精選蒙古、日本及柬埔寨當地的傳統手工和個人設計,與「Hands on Mongalia」系列一起展出。以一系列毛氈精品,以及源自她探索騰格里大草原的遊歷體驗,頌揚蒙古人為極珍視的毛氈工藝價值。
蒙古國土浩瀚,與大自然密不可分,蒙古人將羊毛製成的毛氈視為大自然的恩賜,羊毛氈是當地文化及歷史的基石,所以蒙古亦素有「毛氈之國」(Felt Nation)的美譽蒙古文化傳統視牛、綿羊、駱駝、山羊及馬為最重要的五畜,因為生活所需,如衣服、住所、食物以至工具皆源自這五種牲畜。五畜之中以綿羊為首,因為綿羊的羊奶、羊肉及羊毛,是牧民在嚴苛天氣及環境中生存必不可少的寶貴物資。毛氈保暖強韌用途極多,蒙古人以之造靴、帽、手套、衣服、地氈,連搭蒙古包也靠毛氈作保溫才能夠度過嚴冬。
蒙古不同地區有不同毛氈製作傳統,但基本技術原理大同少異,而Sin Sin主理的「Hands on Mongolia」系列則產自騰格里大草原。牧羊人剪下羊頸位置的羊絨毛紡成羊毛線,將毛線束攤舖成薄薄一片茄士咩,然後重覆舖上很多層茄士咩變成厚厚一疊,加水及肥皂擠捏及晾乾始成,這短片會展示箇中製作工序。這些一塊塊毛氈片按預先設計的紙樣尺寸製造,所以製作時不用將毛氈物料剪裁,就可以用羊毛線將氈片縫合成形。傳統上,當地人用的工具也來自綿羊,那些固定封邊工具及針就是用綿羊不同部位的骨頭造成。毛氈製作工序簡單,但要求經驗、純熟技巧、時間及耐性;這系列毛氈製品是蒙古工匠的熱情及精湛工藝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