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Friday|錢換成你喜愛的樣子?這方式購買給你更高幸福感!

撰文:方格子
出版:更新:

那些買了又後悔的購物經驗:「哇!這件衣服顏色好好看一定很適合我。」「天啊! 這不是當季最熱門的精品包嗎?我一定要買回家。」「這個戒指的珠寶色澤好閃耀,戴上去變得好氣質,好想要買喔!」

親愛的,您是否也曾有過衝動的購物經驗?

是否也有買了一堆商品回家,實際上用到的只有少數幾個?

商架上擺滿了五光十色的商品,每一個都好誘人,似乎都在招喚著你「買吧買吧!」一時抵擋不住內心的慾望,就衝動地買下去。沒想到帶回家之後,只是在製造一堆垃圾,很多商品根本連包裝都沒有拆開,就一直放著積灰塵,或是有些商品第一眼看到很迷人,卻沒想過根本不適合自己。

購物真的能帶來快樂嗎?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一個經驗,存了許久的錢買了期待已久的商品回家,當下確實很快樂滿足,甚至笑得合不攏嘴,但是那個快樂往往持續不到幾天就結束了。於是有些人會轉而買其他商品,繼續延續快樂,例如買了一個DIOR手袋之後,再買一個CHANEL手袋,一直追求短暫的購物快樂。

【相關圖輯】理財教室|購物太爽還卡數太難 8招戒斷消費壞習慣 脫離月光族(點圖放大瀏覽):

+12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花同樣的錢,達到更高的幸福感或快樂呢?
答案是體驗性消費

物質性消費v.s 體驗性消費

消費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物質性消費,意思就是用錢來買物質商品,例如用錢買一台汽車,用錢買一杯汽水,能很實際地去購買摸得著的物品。

而體驗性消費就比較抽象了,意思是用錢來一買一段經驗或體驗,例如花錢去看場電影,聽場音樂會,學一項樂器。

在一所大學曾進行一項著名的實驗,他們招募了2,635名成年人做實驗,並隨機分配到物質組或體驗組。物質組去購買衣服,包包,戒指之類的物質商品,體驗組的則是享用一段晚餐,聽音樂會或是看電影等體驗活動。

結果發現,體驗性消費的參與者相對於物質性購買者,其幸福感更高,而與該物品的成本無關。

所以結果顯示:體驗性消費比物質性消費能有更高的滿足感。

▼▼▼【按圖看】劉佩玥教儲錢自爆大使「曾10蚊花盡11蚊」 譚凱琪夠慳舊衫着10年不少圈中女星都是小富婆,即看女藝人的理財習慣==>(點圖放大閱讀):▼▼▼

聰明的消費,更快樂

最近流傳著一句話: 「錢其實沒有變不見,只是換成你所喜愛的樣子而已。」

在西方國家,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已經慢慢改變,他們開始崇尚:buy experience, not things (買體驗,而不是東西)。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也曾有一句話:「一件好東西會給人滿足感,但愉悅的經歷將給人帶來身心的幸福感。」

筆者並不是否定物質性消費,適當的物質性消費能提高生活品質,也能帶來給快樂。但是當有些人期待用高單價的精品,來買到快樂,這個想法就是不對的,因為這個快樂是非常短暫的。

一趟五天四夜的日本旅行,雖然轉瞬即逝,但是他的回憶是一輩子的,想到不禁嘴角上揚。甚至旅行中遇到的波折,也成為日後一直反覆回味的記憶,在腦海裡閃閃發亮。

所以下次消費時,不妨想想看,這些商品是想要的還是必須的?是體驗性消費還是物質性消費?讓我們一起成為一位聰明的消費者。

【相關圖輯】12星座|一直存不到錢?人馬習慣報復性消費、天蠍對錢最斤斤計較(點圖放大瀏覽):

+20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愛幻想的冠寶,原文:【怪奇心理學】 越買越寂寞 ? 談消費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