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watch】默克爾(一)半個東德女孩
剛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的默克爾,無論在德國內政上,還是國際事務上,都叱咤風雲。從處理歐債危機到解決敘利亞難民問題,其強硬的作風深入民心。即使再政治冷感的人,都會記得她在熒光幕上那張冷靜的面孔,從聲線到眼神都顯得堅定、果敢。而我卻吊詭地,從默克爾身上感受到一股奇特的親切感。
來自東邊的嚴肅
一切從三年前旅居柏林的經驗開始。剛到埗時寄居一名中年女士的家,在人人都想往西柏林逃走的1970年代,這女士跟隨着藝術家男友從西柏林搬到東德政權下的Prenzlauer Berg定居。每天傍晚6時半,她必定坐在電視機前,手邊一本筆記簿,將新聞重點抄下來──中年女士眉頭深鎖的認真眼神,與默克爾在歐盟峰會上與各國代表周旋的表情,竟如此神似。
出生於德國漢堡,還是嬰兒的時候,默克爾就隨家人遷往距離柏林東邊80公里的市郊Quitzow,可以說,從小就在東德極權政府統治下長大。二次大戰後的柏林再度陷入分裂之中:由美國、法國支持的西德政府以及由前蘇聯撐腰的東德政權。而默克爾成長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東西德關係最緊張的年代。
東德政權奉行的是共產主義,執政以來嚴厲遵循計劃經濟原則,企業幾乎國有化;加上為了防止新一代受西方文化所「污染」,從汽車、衣服,到牛油與咖啡,清一色只能使用「東德出品」。報紙與電視等大眾傳播平台都在政府的嚴密監控之下操作。那些年的東德人民,從穿著、飲食,到娛樂,相比同時期的歐洲國家都要樸素得多。
有關默克爾的童年敘述不多,但從幾件小事幾乎可肯定,當年的她是標準的東德菁英:她是東德政府青年團體「Free German Youth」的活躍成員,在校內學會說得一口流利俄語(那個年代,會說俄語對升學前途是莫大幫忙),並以此作為踏腳石,在柏林Adlershof大學的科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直到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默克爾在東西德統一後的首個民主選舉,在地方議會贏得一席位,為她的政治生涯拉開序幕。
有一種風格叫「必要」
即使投身「新德國」,當時的默克爾身上仍然有着一種濃厚的東德味道。仔細看看她當時在公開場合的照片,線索一目了然:沉色毛衣、白色t-shirt、牛仔長裙,款式一律平實寬身。是樸素沒錯(某程度上也是當時物資貧乏、風氣保守的東德寫照),但更貼切的形容,可能是東德人常常掛在口邊的 erforderlich ── 去除任何花巧裝飾,一切以「必要」為依歸的生活態度。
Erforderlich不僅是默克爾的著裝方式,更是她漫長政治生涯的基調。
6年後,默克爾晉身內閣,成為女性及青年部長(Minister of Women and Youth),及後更當上環境及核安全部長(Minister of Environment and Nuclear Safety),令她在國際上漸露頭角。作為政治新星,她更贏得時任德國總理Helmut Kohl以親暱的 「mein Mädchen(my girl)」相稱,此時默克爾在造型上明顯比幾年前成熟,即使偶爾出現花襯衫與絲絨外套等較花俏的選擇,但基本組成卻是出奇地一致:一件長身西裝外套,配上長西褲或及膝裙子──這組配搭,正是後來舉世聞名的 「Merkel's power suit」。關於默克爾的套裝,又是另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