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病】做好人反被討厭、欺負?學會拒絕才可做個更好的人
「你好嗎?」每當遇見相熟的人,這句話便是破冰的暗號,吸引對方注意,而對方也會接上暗號,回說「我很好」。即使過得不好,我們一般會以「好」作掩飾,因不喜歡負面事情,故負面詞語一概隻字不提,以免破壞氣氛,更甚的是怕別人的竊竊私語,怕他們把自己與失敗連在一起。
「好」人不易當,不僅要表現開朗,個性也得善良,行為正直,懂得犧牲小我,不會拒絕任何請求,如對方邀請食飯,雖然你百般不願,想待在家中休息,但也不會說「不」,並接受他的邀約。這行為看來可笑,明明可以拒絕,何必要自討苦吃,但這正是不少人的慣性,看到對方真摰的眼神,心頭便軟下來,認為拒絕很殘忍,也會被旁人說三道四,因此只好答應對方。
延伸閱讀:
關係轉淡雙方有責任拯救 既然愛定別玩心理戰 別人對你好非必然
司法女王|挑戰過時法律 丈夫願聽妻子意見有助感情:離婚比例低
【Marvel隊長】陳靜棄律師轉投演戲 事業女生穿搭法則:剛柔並重
眼中的好事,卻是他人的壞事
不過,別以為成全他人,便能得到「好人」的美喻,因為過度遷就的話,反會弄成反感,被人評為「偽善」和「假惺惺」,並且「做壞規矩」,將基本水平拉高,讓其他人看來望塵莫及。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Craig Parks便對此進行研究,發現大部分參加者,都不喜歡與無私的組員合作,因對方都會被視為「破壞常規者」,「像玩大富翁,他們會將錢贈予缺錢的人,使遊戲遲遲未能完結。」他亦指,好人都會被懷疑意圖不軌,因此信任度也會相對較低。
「好人」通常是被欺負對象?
不僅如此,有些人還會利用他們的好心,來幫助自己,如會請求對方幫忙提重物,自己則兩手空空,亦會趁對方去旅行,請求他幫忙代購佔據行李箱一半的物品。雖然這或有點過分,但對方通常都會欣然照辦,日本心理諮商研究所所長緒方俊雄,便在他的書《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中,形容這些行為「並不是美德,其實是種心理病」,並分析出好人在職場上的特徵,結果幾乎都是被欺負的角色:
不「做好人」,或是更好的做法
雖然幫人是好事,但也需為自己設想,不要先一口答應,給自己一點時間,考慮自己意願,並分析整體狀況,才作出決定吧!社會心理學家Dolly Chugh便曾表示,「我們會不斷做好人的行為,使自己看來更像個好人,當然這兩者不見得一樣」,即是你每周都會捐款買旗,亦不會代表是個真正的好人。因此,與其思考要不要做好人,不如先放下這個想法,「太努力去保護好人身分,會令自己缺少從錯誤中學習的空間」,偶爾叛逆一下,拒絕他人的要求,讓大家反思關係裡出現的問題,並一起尋找更好的相處方式,這樣才是件真正的「好事」。
延伸閱讀:
【朱慧敏】斥彭懷安謊話連篇、玩失蹤?3個跡象辨清壞男人
【陳意涵】宣布誕子名字藏愛意 曾拍拖40次:要有被拋棄的勇氣
(參考資料:TED、《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
【周五心意運動.讓#心意成為眼和耳】您捐一份$50晚餐錢,已可資助基層視障孩子發展所長,即到「01心意」平台捐款支持【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學生課外活動津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