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說明書】別慣性說對不起:不是禮貌 只會不斷傷害自己
數算一下,一天你說了多少句「對不起」?
有些「對不起」是必要的-臨時取消的約會、約會遲到、犯了錯等等;但有些「對不起」卻似是「反射動作」:欠一欠身要對不起、為了讓身邊人的感受、甚至是在工作天病倒了,拿「法定病假」前,也要先加句「不好意思」。
不論你是否抱歉,也先道歉,原來是濫用了的禮貌,不但未必能有助建立健康形象,更會「傷害」自己。
太多「對不起」,原來會傷害自己?
來自加拿大的社會學家Maja Jovanovic就提出每一句不必要的「對不起」都會「傷害」自己。它會令我們感覺自己更渺小、更膽怯,也會削減自信。
Jovanovic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任教,四年前參與一場座談會,引起了她對「對不起」的有關注,特別是女性的「對不起」。在座談會中,有四位各有專業的女性,她們各自出版了數以百計的學術文章、十多本著作,卻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我不知道我可以說甚麼⋯⋯」、第二人說:「我的天!當我收到邀請函時,我還在想大會是不是寄了給錯的人。」接下來的人,也是說差不多的話。Jovanovic回憶道,在那25場的座談會中,從沒聽過有一位男性會為自己的成就「打折」,或刻意眨低自己;但當講者是女性,便時時都帶有抱歉的語調,她說:「這太令人沮喪了,也太傷心。」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國立衛生研究院在醫學網站「PubMed」的研究,即使做同一件「錯事」,如意外在凌晨三點喚醒了熟睡中的朋友,或是在合作的工作中偷懶,增添了組員的負擔等等,女性都比男性更會感到抱歉。
比起「對不起」,你更應說⋯⋯
自小教導,「對不起」是做錯了事的時候才說的,濫用多了,也似是模糊了對錯。記得一次,在忙碌的工作日不得已而要告病假,明知道工作繁忙,可身體疼痛難當,連腰板也坐不直,於是向上司報告,開口便是連聲抱歉,道不能工作。怎料上司卻罵:「傻的嗎?有甚麼好抱歉的,病了當然要休息!」
我們習慣抱歉,不分「是非黑白」,那真是「對不起」自己了。Jovanovic也分享一次約會的經歷,指有位男性朋友遲到了,整桌子就欠他一人。當她估計他會說多少句「對不起」的時候,他卻說:「謝謝你們等我。」然後其他人回答:「客氣了。」
Jovanovic提醒,若你下次想要說對不起的時候,或許你可以改說「謝謝」。
*別說「對不起」,原來這些句子可以這樣說:
沒有做錯,便不要說對不起。
「對不起」,說得最多的時候,不是工作,便是感情上。
還記得從前空姐,公司訓練我們:「遇到生氣客人,先道歉,再解釋。」那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待客之道,可筆者到現在還是不大認同,上級也應知道這樣會心理不平衡,時時在上班前提醒:「不要想自己,他們是衝着你的制服而來的。」才知道,原來解決辦法就是先別把自己當成是一個「人」。
在工作上,太多的對不起,做令人低到塵土裏去。直到筆者轉換了工作,才知道原來我沒有甚麼好抱歉的;至於感情上的「對不起」,這大概是最無力又最無用的說話了。
Sources:Pubmed, TED,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