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另類遊】親睹北韓列車 兩韓「非軍事區」嚴格規定衣著?
踏入神秘的國度,往往予人無盡好奇和新鮮感。近在亞洲便有個秘境,進去不太容易,出去難上加難,居住的生存率亦是個謎,但不知為何,這危機感卻觸發我們的好奇心,讓人不禁冒險一探究竟。筆者這次遊韓國,順道探索這地方──北韓,隻身走進兩韓邊境非軍事區(DMZ),近距離觀看當地的真實境況。
女生獨遊:走進兩韓邊境非軍事區(DMZ)
向來喜歡感受刺激,筆者是次便趁韓國之旅,於網上報名參觀兩韓邊境非軍事區(DMZ),看看脫北者於書中所述的事情,是否真的存在。雖然筆者到訪韓國,不少於20次,但隻身走進DMZ,還是第一次,難免有點緊張和好奇。
南韓的非軍事區由聯合國部隊管轄,當日便經由首爾弘大,乘坐旅遊巴進入那裡,期間需經軍人上車檢查身分,方可繼續前往。雖出發前旅行社會發出通知,詳列注意事項,如衣著不能暴露或穿裙子,以及部分地區不能拍照,不過或因南北韓氣氛暫時緩和,當日規管不太嚴謹,所有遊客的心情都是輕鬆舒適,猶似旅遊景點,多於佈有軍事戒備的地方。
南北韓歷史懶人包
畢竟是戰爭歷史景點,出發前還是要讀讀歷史。南北韓分歧,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當時被日本統治的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劃分為南北韓,分別由美國及蘇聯管轄。兩韓政府爭取主權,引發多國聯合參戰,直至3年後,終以《停戰協定》結束戰爭,並根據兩方在三八線所佔領的位置,於南北對外2公里設成非軍事區。
北韓自此對外封鎖,但每年有多位脫北者,道盡當地生活苦況,聲稱三餐不得溫飽佔多數,也曾經歷殘酷的勞改營,將最高領導人看成神明,說著一堆難以令人相信的事,同時使人對北韓產生好奇。共同警戒區(JSA)及非軍事區現成旅遊熱點,因這裡不僅可窺見北韓的樓房,今年金正恩和文在寅牽手踏過南北兩方的三八線,亦讓這裡象徵著兩國歸好的新開始。
臨津閣:最後一輛從北韓開往南韓的火車
甫到達,一道斷續的長鐵軌最先映入眼簾,往前便是輛蒸汽火車。遠看不以為然,近看卻驚見火車不見車尾,只剩車頭,而在這短短的部分裡,已佈滿逾千彈痕,可怕得令人窒息,不難想到當年戰爭,是何等激烈,犧牲者豈只有一輛火車的乘客。這輛車亦是當年聯合軍乘坐的列車,用以運載軍需物資到南韓,但在中途突被炸毀,剩下車頭能夠修復,並印證「最後一輛從北韓開往南韓的火車」。
火車旁的一條木橋,是北韓遣返12,000名戰俘的通道,於橋上踏步,雖沒任何感受,只是遊客的打卡點,但回想當年,應是充滿難以形容的歡悅,據聞戰俘還邊走邊喊「自由萬歲」,這種震撼的情節,也讓木橋被稱作「自由之橋」。木橋在來往南北韓的京義線鐵橋被炸後,臨時搭建而成,不過橋的盡頭現已被封,未能通往北韓,卻掛著不少各國的祈福旗幟,盼望這裡最終能成兩地通行的一道橋樑。
第三隧道:最接近首爾的地道
挖地道是難以禦防的戰略,北韓軍隊亦有想到,多番計劃卻以失敗告終。今天竟被南韓用以作旅遊賣點,相信當年的北韓領導人,定是非常不忿。第三隧道是眾多被發現的地道中,離首爾最接近,僅差44公里,車程不到一小時,若然沒被脫北者告發,南韓戰況不敢想像。
筆者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隧道,起初洞口由南韓挖掘,故較為廣闊,但後來愈走愈窄,便感知到將要到達北韓軍隊挖掘的地方。洞裡較外面陰涼,岩石濕濕的,亦看到不少挖掘痕跡,形成說不出的恐怖感,不過由於路途較長,沿途洞內狹小,大部分時間都是俯身走路,更不時聽到安全帽撞到上方岩石的清脆聲音,使注意力都放到岩石上。隧道被三道隔板封隔,遊客只能走至第一道隔板後,便要折返,回程時更要走極度傾斜的路,莫說地道可怕,筆者此時只感到勞累,一心想著快點回到入口。
都羅山瞭望台及車站:通往北韓的首站
都羅山瞭望台是最接近北韓的瞭望台。大雨過後,視野更為清晰可見,當日站於瞭望台上,除藍天白雲,都能一覽北韓村落、宣傳村,以及開城工業區,建築多以平房或數層單位為主,不見高樓大廈,其他則跟一般村落無異樣,雖不知他們生活狀況,但筆者有一刻竟羡慕他們有自己的房子,不用煩惱租金的問題而失了神。透過望遠鏡,還可看到哨站軍人站崗,駕著軍車駛近哨站,是個新鮮體驗,在此建議先看周遭景物,再使用望遠鏡,這樣會更易找到樓房的準確位置。
京義鐵路的都羅山車站,是南韓列車的尾站,也是通往北韓的首站。不過韓戰結束後,僅得貨運火車通往開城工業區,遊客暫時只能於這裡止步。站內範圍寬闊,還設有出入境設施,惜現時車站月台不能進入,只能站門前拍照留念,車票也僅作紀念之用,故筆者認為,這裡更像個大型的場景,甚於一個車站,用途如同虛設,但亦同時希望這只是一時的事。
【點圖即看】出發前,不妨先看更多兩韓「非軍事區」照片做定功課==>
【第一屆武博】從李小龍到黃飛鴻,香港武術電影世界聞名,武博的「光影武林」隧道,以專業武術角度解構七套精選電影的武打場面,讓觀眾從大銀幕以外,真正了解武術的應用及背後理念。熱愛武術電影的你,必撐!5月3至5日,眼界.決定境界,九展見! 按此立即購票 ; 按此瀏覽武博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