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織布女強人養起香港  親身體驗土炮傳統織布藝術

撰文:江旻蔚
出版:更新:

今天說起荃灣,你可能馬上想起近期火熱樓盤「海之戀」。但原來香港經濟起飛其中一個原因,也是靠着集中在荃灣的紡織廠,當年正正是一班女工在此「織織復織織」,養活了香港。當年的南豐紡織廠是香港三大紡織廠之一,為了保留當時的歷史,南豐集團已決定將南豐紗廠的四至六廠活化,而六廠基金會就是活化項目的其中之一。這個夏天,六廠先舉行一系列社區參與項目及「六廠夏日共學」活動,就讓大家一起體驗織廠女工生活!

織織復織織,當年的紡廠女工就是這樣默默耕耘。(Facebook @mill6hk)
到後期,紡織也很依賴機械製造。(master-insight.com)

回到過去:紡織女工好「巴閉」

喜歡時裝的大家應該對衣飾的布料有一定的要求,而當時香港出品的紡織品更是鼎鼎大名。荃灣街坊對這段歷史應該印象更深刻,因為六十年代,荃灣區內的工廠數目達到二百間的歷史性新高,「山寨廠」和大型工廠一同見證著香港工業的黃金年代;而「棉紗大王」陳廷驊也是憑着六十年代在荃灣柴灣角街的工廠區開設南豐紗廠起家,後來更成為香港三大紡織廠之一。南豐集團就致力保留香港這段光輝歷史,將南豐紗廠的一部分活化,將已變成貨倉的廠廈,改建成以時裝為主題的新地標「The Mills」;而六廠基金會更是其中一個保育項目之一,成為培育新一代的香港tech及style(取其「textile」的諧音)創意人才。

(Facebook @mill6hk)

編織工作坊  體驗女工生活

雖然The Mills預計2018年才落成,但六廠基金會已經開始運作,而主打活動是8月19日的夏季藝術節「六廠夏日共學 - 過嚟織嘢」,在荃灣福來村舉辦,讓大家可以身體力行體驗當年女工的生活。

(機構提供)

現正進行中的「織織星期三」,將傳統織布方法帶到社區中。「背帶織機」是最傳統的織布方法之一,六廠設計師Ken Hung就把傳統技術升級再造,設計了一部可攜式織機,逢星期三就帶到福來邨跟大家分享,跟街坊一起進行紡織創作。活動亦將會有Ken這部背帶織機及由本地社企樣品製造合作製作的織織四方城等,鼓勵大家一起落手落腳「織嘢」。

左邊是六廠設計師Ken改良的背帶織機,右邊是傳統織機的一種。(左:Facebook @mill6hk;右:江旻蔚攝)

就算是從未織過布的女生也不用怕,經Ken以棄木、膠索帶、麻繩等簡單材料改造的背帶織機較傳統的輕盈,一邊綁著柱,一邊掛在腰,以人手交織經紗和緯紗,重現傳統手藝。所謂的社區實驗,雖然「織織星期三」的重點是讓大家一起聚集織布,了解香港歷史,但其實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因為活動在福來邨的公眾地方舉辦,附近有不少伯伯婆婆在樹下乘涼;看到這群「後生仔」手腳笨拙地織布,不少婆婆更會忍不住大顯身手,重現當年織布手藝,更可以從她們口中聽到當年的女工故事呢。

更多公眾編織、講座、設計師或女工分享活動將於8月陸續登場。

+5

「六廠夏日共學:過嚟織嘢!」
日期:2017年8月19日
時間:下午12時至6時
地點:荃灣福來邨
活動項目:「過嚟做嘢」、「過嚟織兩嘢」、「過嚟講嘢」、「過嚟睇嘢」及「過嚟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