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音介紹|專訪本地全球百大夜店Boomerang

撰文:波盛 Ballshing
出版:更新:

蘭桂坊一直是香港夜生活的代名詞,酒吧和夜店林立。最為人熟悉的便是自80年代開始活躍的「蘭桂坊之父」盛智文。但若要考究,蘭桂坊的文化能追溯至七十年代末的Disco年代。由於當時美國電影《Saturday Night Fever》掀起了全球Disco風潮,連卡佛總監的次子Gordon Huthart在當時的蘭桂坊創辦了俗稱「DD」的傳奇夜店Disco Disco,為香港的夜店歷史長河揭開序幕。

Disco Disco(DD)由連卡佛總監的次子Gordon Huthart在1978年與DJ Andrew Bull於蘭桂坊開設,香港明星如陳百強曾是DD的常客。舊址後來亦成了另一著名夜店Volar。

衝出國際的蘭桂坊夜店

昔日蘭桂坊一帶出現過不少為人熟知的夜店,例如Sugar、Beijing、Levels,還有曾被命名為側田歌曲名稱的Volar等。世代交替下,今天則由例如Space、Sound Department和Zeus等名字繼承香港夜生活的衣鉢,而當中更有一個名字比想像中走得更遠,就是坐落於LKF Tower地舖、前身為Hard Rock Café的Boomerang。

Boomerang坐落於LKF Tower地舖,屬蘭桂坊連帶上方雲咸街在內的整個酒吧區的中心地帶。

Boomerang在過去兩年皆登上DJ Mag全球百大夜店排行榜,名次亦從2021年的第98位躍升至2022年的第72位,被DJ Mag形容為香港夜生活的新定義(the new definition of Hong Kong night-lifestyle)。趁著2023年的最新排名公佈前夕,跟大家深入了解這間坐落於香港蘭桂坊的全球百大夜店

Boomerang連續2年登上DJ Mag全球百大夜店排行榜,被形容為「香港夜生活的新定義」。

疫情中誕生的Boomerang

2020年疫情肆虐,娛樂事業大受打擊,但種種的「危」在Boomerang一眾幕後主腦眼中,卻是絕佳的機會。經過半年時間的籌備,Boomerang於2020年的萬聖節正式誕生。

幾位獨具慧眼的夜店主腦除了有縱橫蘭桂坊多年的Privé Group創辦人John Rana、專職對外事務與全球音樂品牌接洽的Marcus、將大數據與數學模型應用於夜店營運的前銀行家Wilson,還有這次代表Boomerang接受訪問、曾為超過50位百大DJ作擔任預熱DJ、在超過3間全球百大夜店擔任過駐場DJ的Karlie。

Karlie早前在全球百大夜店第40位的台北WAVE CLUB,為Ultra Taiwan的官方Pre-Party擔任領銜DJ。

Karlie擁有多重身份,她同時是Boomerang的駐場DJ,表演以外的時間她則在夜店打點一切,屬於四大主腦中最前線的一員,但她卻形容自己更像一個Project Manager(項目經理)。「我嘅工作基本上係by task嘅,突然間彈出嚟就做。由有Boomerang開始就已經當佢係一個project,每一樣嘢只不過係一個大project細分出嚟嘅小project,一路行落去都係咁。即係例如話會唔會同啲咩festival合作呀,見啲咩人呀,都當係一個project咁去做。」

Karlie除了是Boomerang的四大主腦之一,亦是夜店駐場DJ,經常站在最前線與客人接觸。

第一天就以國際級夜店為目標

Karlie口中的這個project,在過去兩年皆登上DJ Mag全球百大夜店排行榜。原來Boomerang的開業,正正以此國際排行榜為目標。由於Karlie曾到不同地方工作,體驗過全球百大夜店的質素,因此希望香港人也能享有如此待遇。「當初有Boomerang嘅時候我就心諗,我覺得香港係應該要有一間咁樣quality或者咁樣level嘅club,香港人係值得擁有㗎。所以由未有間club之前我哋已經係plan咗我哋要做百大DJ,同埋未有間club之前我已經係plan咗我要話畀人聽百大夜店係點樣嘅一樣嘢。」

能夠進入DJ Mag百大夜店排行榜的投票階段,據說要在不同環節達標。由團隊背景,到夜店場地的燈光設計,以至表演單位的邀約清單,還有未來的計劃等等,需要一併連同相片和短片發送到DJ Mag以作審核。「Overall香港依個地區好似都一路未有一間club上到榜,喺外國成個music industry香港好似無一間真係出名嘅club可以代表到香港,所以一路嘅vision都係圍住依樣嘢去做。」

從燈光到舞台的設計細節

單憑願景是不足夠的,要有實際行動才能打造出國際級水平的夜店。Karlie表示Boomerang在設計上考慮了不少細節,希望為客人帶來最佳的體驗,無論是DJ Booth的高度、舞池的大小、酒吧的位置和距離等等都經過仔細考慮和量度。而整個設計中最具標誌性的,便是Boomerang的天花機械裝置。這是Karlie參考了拉斯維加斯的大型夜店後再加以改良的完成品。「香港嘅club比較細,三角形係比較可以容易啲有形狀地舖排到個天花板嘅一個設計。但齋三角形又好似好單調,所以我哋就同燈光、舞台設計嘗試將一個透明嘅LED屏幕放喺三角形嘅中間,令佢可以再做唔同嘅效果。」

Boomerang的天花機械裝置是夜店設計上的一大特色,設計參考了外國的夜店並加以改良,三角形中間的LED屏幕能做出不同視覺效果。

Karlie續說以往未必有很多本地品牌願意在夜店投資這方面,一般集中在LED Wall和簡單的燈光效果,所以要實現這個天花設計,起初都花了不少唇舌說服團隊。而另一個要與團隊斡旋的部份,便是DJ Booth前新增的小舞台。「我嘈足三個月,我哋日拗夜拗,我話一定要加,你唔加就浪費咗請Timmy Trumpet嚟香港。」增設小舞台後的一個月,團隊曾想拆掉小舞台,因為客人經常在小舞台上擺放酒杯並弄瀉,但一個半月後團隊就慢慢接受了。

澳洲DJ Timmy Trumpet經常把小號融入演出當出,加上他全情投入的風格,總是能令帶動現場氣氛。

不論是開業前的準備還是這次要增設的小舞台,Boomerang由老闆團隊、設計團隊、營運團隊以至舞台團隊都會向Karlie提出質疑,但她每次都堅持己見。「未必每一樣都adapt到喺香港,但唔試就永遠都唔會adapt到,香港就永遠都無進步。」至於為何對夜店內的小舞台有如此堅持,Karlie解釋:「一個artist點解唔係去festival做show而喺club度做show,係因為可以有近距離嘅互動。如果我仲要將個舞台隔咁遠,咁咪無辦法同觀眾有互動囉!所以我需要有個小舞台,令佢可以再行前一步,近距離可以同觀眾摸到雙手或者係影到張相,係一個festival都無辦法得到嘅體驗。」

DJ Booth前的小舞台在Karlie多番堅持下得以保留,讓表演者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能夠為Boomerang注入這種思維,Karlie認為與自己日積月累的經驗有關。無論是工作或者旅遊,即使她到訪其他地區的夜店,並不會單純玩樂,反而是留意別人的每一個細節,大至夜店的音響、燈光,小至酒杯的選擇、枱的設計和菜單等,然後綜合這些觀察應用在Boomerang身上。Karlie不單止是一個夜店經營者,亦是一個DJ、一個愛好電子音樂的觀眾,多重的身份讓她擁有更全面的視野。

Deejaykarlie的進化歷程

回顧Karlie的入行經過,她回憶道畢業後由於經常光顧夜店,因此被發掘成為夜店的公關。其後她遇到一位女DJ師傅,便跟隨她學習打碟發展自己的DJ事業。「當時純粹覺得可以當係一門技術用嚟搵食,加上本身識跳舞嘅關係,由細到大好多歌都聽過晒,所以一個月就已經學識晒DJ,仲接到第一個台灣嘅tour,聽落去係幾戲劇性。」

然而,Karlie的起步並不順利。「嗰陣係炒晒車!炒車炒到點呢﹖停音樂啦、跑馬啦(混音時歌曲節奏不一),同埋嗰陣台灣係打黑膠,所以係咁整到支針,好多technical嘅問題,緊張到爆炸,打唔夠一個鐘就畀人踢落台。」由於當時開始流行女DJ,所以Karlie在台灣巡迴演出後的一個月又接到馬來西亞巡迴演出的機會,然而這次亦出了狀況。

「去到馬來西亞tour炒車嘅原因,係因為我聽咗好多festival嘅set,我好沉醉於festival嘅音樂。但係馬來西亞嗰邊比較鍾意酒吧類型嘅音樂。我就好唔聽話咁加咗好多自己鍾意嘅音樂。包括係啲咩呢﹖Alesso啦,Swedish House Mafia啦,嗰陣時全部最紅嘅Progressive House,跟住勁多drop啦,幾百對眼望住我心諗『嘩!咩事呀!』,令到我第二次馬來西亞tour係炒車地完成嘅。」

音樂口味的變化

雖然過份沉醉於festival的音樂令Karlie的巡迴演出再次滑鐵盧,但正正就是這些經典festival音樂讓她對電子音樂的感覺起了變化,不再視打碟只是一門維生的技藝。觀賞過Ultra Miami的Progressive House DJ Set後,令電子音樂節成為了Karlie夢寐以求的舞台,過去數年她亦順利踏足Creamfields和Looptopia等電子音樂節。

Karlie早前在4月份的香港Creamfields電子音樂節擔任演出DJ。

早期是Progressive House令Karlie愛上電子音樂,現在她喜歡的音樂類型又是什麼﹖「我一路都無特定鍾意嘅genre或者artist,我覺得只要首歌好聽就係好聽,只要我個心情同首歌連結到一齊,嗰個moment就係啱聽嗰首歌,所以我係咩歌都聽。」

近年最能夠連結到Karlie的心情,又是誰的音樂﹖「近依一年嘅話,印象最深刻嘅始終都係Tale of Us。我唔知點解覺得嗰種音樂特別有感覺,而且係可以觸動到人嘅感覺。Commercial music有commercial music嘅魅力,但佢嗰種音樂係有佢嘅魅力喺度,誘導一個人嘅腦同情緒去到another level。」

由Karm和Matteo組成的意大利電子組合Tale of Us,於2016年創建品牌Afterlife。音樂風格主要走Melodic Techno,以超現實的現場映像和燈光效果聞名。

縱使Karlie有自己的喜好,但從Boomerang的層面考慮時,在挑選來店演出的DJ就有嚴格準則。例如該DJ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活躍程度、是否符合香港觀眾口味,以及是否能為大家帶來一場”good show”。「所謂嘅good show,我哋唔係話個artist賣唔賣到錢,我哋係要令到客人嘅體驗係要正面嘅。」Karlie說道。

國際DJ雲集Boomerang

疫情後各大夜店爭相邀請世界各地的DJ來港演出,Boomerang在短短半年間邀請過Mike Williams、NERVO、Quintino和Timmy Trumpet等DJ。問到Karlie對哪一位來店的DJ印象最深,她秒速回答:「MEDUZA!」

意大利三人組合MEDUZA由Mattia、 Luca和Simone組成,於2019年首次推出作品《Piece Of Your Heart》便迅即獲得全球關注。曾獲John Legend和Ed Sheeran等人邀請為他們製作Remix。

「大概疫情前或者疫情開始嘅時候佢就啱啱紅喇。由佢第一首歌開始,大家都知道嗰首歌紅到嘅地步係依個DJ前途無可限量,簡直係下一個TOP 10 DJ。不過疫情三年一路無機會請佢過嚟,佢亦都從來未試過做亞洲嘅演出。我諗最開心嘅係我請到一個artist嚟係佢未嚟過香港,或者係佢嚟香港嘅時候無乜人識,但佢之後嘅路係可能我有錢都唔會再有機會請到佢。」

而MEDUZA的演出亦為Karlie等人帶來了驚喜,因為MEDUZA當晚揀選的歌曲除了幾首較為有名氣的原創作品,其餘的歌曲都偏向House、Deep House等非主流EDM曲風,然而卻無阻當晚觀眾的氣氛,實屬意料之外。

MEDUZA早前獲邀到Boomerang演出,是他首次的香港演出。當晚現場氣氛熱烈,令MEDUZA延長了表演時間。

除了MEDUZA,疫情後Boomerang的頭炮外國DJ Tungevaag亦令Karlie感受良多。「我覺得Tungevaag係好感動。佢真係我哋一通關第一時間就搶閘請咗佢過嚟。嗰晚係好似三年從來未試過有百大DJ,真係喊出嚟好感動。」

挪威DJ Tungevaag是2022年DJ Mag百大DJ排行榜中的第81位,與Alan Walker合作推出過大熱歌曲《Play》。2018年歌曲《Hey Baby》的MV曾在香港取景。

Karlie說在挑選外國DJ來訪時,一直希望保持音樂類型的多樣性才能擁護文化。因此過去亦邀請過Dubstep音樂人Virtual Riot和Crankdat,亦有Future Rave的始創者之一MORTEN以及Future Bounce代表人物Brooks等。Karlie補充:「多元化先會令人可以適應到新嘅音樂,唔係十年都聽緊同樣嘅歌。無可否認依啲歌係有佢哋嘅魔力,好好聽,每次聽都好開心,但同時都需要進步。」

Boomerang 2.0的藍圖

夜店的音樂氣候需要進步,夜店的藍圖亦需要進步。談到Boomerang未來的發展,Karlie透露整個團隊其實早有共同願景,他們要創立的不單止是一間夜店,而是一個品牌。未來除了會有另一間半私人會所性質的夜店,旗下的新唱片公司 "Distinct Records"計劃在6月正式啟動,並與Universal Music Group (London) 合作直接發行音樂和管理藝人等,亦計劃舉辦自家的音樂節。他們希望拓展至音樂工業的其他範疇,慢慢將Boomerang發展成一個Music Group。

Boomerang駐場DJ兼製作人Yaat(左)和iLtik(右)曾以 Boomian的組合名義於2021年推出Tech House作品《Revolution Populi》。

而談到Karlie自己未來的目標,她卻這樣回答:「我仲要繼續做依一樣嘢,唔係話我要achieve到啲咩而向住目標去做。而係因為我enjoy我自己做緊嘅嘢所以就一路去做。我希望我可以繼續enjoy落去,繼續行落去。Enjoy嗰樣嘢係無論前面有一個人定一千個人,感覺都係一樣,就有一個moment覺得自己係alive,而唔係一個活死人去做一啲我自己唔係咁情願嘅嘢。」

Boomerang

IG:boomeranghkg

地址:中環蘭桂坊德己立街55號蘭桂坊大廈地下

香港電台第二台DJ 打碟DJ 主持節目:《騷動音樂》、《我是你的後援會》 Instagram:ballshing YouTube:波盛 Ball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