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有片】黃浩琳做音樂未被逼入絕境:覺得自己好奢侈

撰文:鄺鈺瑩
出版:更新:

做音樂能搵食嗎?相信不少音樂人對這問題都擰擰頭,但偏偏卻著迷得很。
黃浩琳(Lillian)5年前透過歌唱比賽入行,派台作品至今卻不到10首,曝光率也不算活躍那一種,收入自然成正比,幸好有八級琴技,令她不太拮据。不用憂柴憂米,又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為何新歌叫《纏路》?原來只因一切想得太美好……

黃浩琳認定自己要做個唱作歌手,缺一都不可:「人大了,有很多訊息想傳遞,自己唱可以控制得更好更強,曲的話,我要在我知道及同意的情況下去修改。」如她所說一樣:倔強。(梁碧玲攝)

黃浩琳第一次接觸鋼琴始於4歲,不過那只是一台玩具琴,父母看她玩得不亦樂乎,於是火速為她報讀鋼琴課程。「學的過程沒有任何痛苦,反而一直在想點先可以彈得更好,就這樣一直彈,然後考到八級。」當同學補習賺外快時,黃浩琳則兼職教琴,直到大學畢業前,遇上了分水嶺「要音樂定要office工?」輕輕鬆鬆地選擇了前者,家人沒有反對,真.幸福。

「剛出道時成日被問到屋企人有無反對,我反而奇怪點解屋企人會唔支持呢?」選擇了音樂人這條路之後,熱愛創作的黃浩琳才發現過往只顧寫歌作歌,卻不曾出貨,於是建立了home studio並自資出碟:「其實都係錄音再燒碟,貼貼紙再送給親戚,好山寨,哈哈!之後大約寄了20隻demo去唱片公司同版權公司,有回音,但都只想要我的曲,我係想自已唱埋。」
 

2013年黃浩琳與「平原習作」一同推出專輯《Our 1st Works》反應不錯。(網上圖片)

現實的差異

思前想後,黃浩琳最終放棄入行的大好機會,取而代之是更努力參與大小歌唱比賽,最終得到Sony唱片合約一張。「做音樂好自我,喜歡英文歌,但在香港做音樂很多東西要兼顧,完全是預期之外。以前會覺得唱得好,就有人留意,但原來並非那一回事。開始變得有點模稜兩可,解決唔到就令自己沮喪,結果產生了逆向思維:由佢囉!個心反而變得舒服一點,也學懂了面對自己的情緒。」《纏路》也因此應運而生。

雖說很多東西都是預期之外,但黃浩琳很清楚知道一切得來不易,所以常常提醒自己別期望過高:「但亦都唔可以太無要求,沿路走來都有人對我有期望,覺得我可以得到更多,其實幾矛盾,惟有慢慢去調整。」

因工作關係,經常有機會聽林奕匡分享自己的故事,令黃浩琳自覺對比起他,自己一直以來都在過住奢侈的音樂生活。(資料圖片)

未逼到盡頭

對音樂有堅持有團火的,師兄林奕匡實屬最佳例子,黃浩琳說:「又會作曲又會唱,他絕對是個full package,我覺得他的《高山低谷》是逼出來,可能因為我仍未入到絕境,因為我有教琴,所以生活不會太拮据,甚至可以說是奢侈(玩音樂來說),至少屋企有位擺琴、父親願意花錢讓我去學。」《纏路》過後,該如何面對前路呢?黃浩琳說以前太依賴公司,現在除了學西班牙文、 豎琴之外,也學會一個人行山。「現在懂得一個人生活。」除了自我增值之外,近日亦不時為陳柏宇、林奕匡伴奏,好讓更多樂迷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