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談淺唱不夜天】翻唱的創意 談Sam Smith音樂特輯

撰文:劉沛龍
出版:更新:

自六、七十年代開始,香港的歌唱業開始蓬勃,慢慢亦百花齊放。縱然唱歌的人多,但能正式受唱片公司青睞而獲發行唱片機會的人卻很少。另一方面,正統發行的唱片或卡式帶,售價都相對昂貴,非一般平民百姓可負擔得起,更遑論邀請歌星現場獻唱。故此,平民夜總會式的歌唱活動應運而生,廟街一帶平民夜夜笙歌的節目亦開始流行。一些貼地歌手會自己錄製錄音帶,灌唱當時流行的中西歌曲,翻唱之風亦逐漸興起,一直維持至八、九十年代。

以前一般翻唱都是直接採用原來的曲譜,再彈一次,再唱一次;後期的翻唱會開始改變編曲,令原來的旋律換上新包裝,增添一份新鮮感。早期的翻唱作品,一般會冠上「口水歌」的名義,後來更有唱片合約歌手翻唱自己或其他歌手的作品,配以重新編排的曲風,加入歌手的個人格調,讓翻唱歌成為樂迷的「新歌」。

我本身比較喜歡全新編曲的翻唱歌,因為較為特別,甚至能將歌曲個人化了。既為歌曲注入了新靈魂、新能量,亦喚醒及提醒樂迷,一首不容忽視的好歌,是能夠留芳百世的。這現象其實不單在香港發生,在歐美亦是非常受歡迎的做法,有時更是賣座保證。

Sam Smith《Live at Abbey Road Studios》企劃宣傳。(由Universal Music Group提供)

最近在網上串流平台,收看了Sam Smith的音樂特輯《Live at Abbey Road Studios》。在特輯裏,這位來自英國的天生歌者,除獻唱了自己的首本如《Lay Me Down》、《Stay with Me》及我個人喜愛的《Too Good at Goodbyes》,他更翻唱了Cyndi Lauper的《Time After Time》。

《Time After Time》已經是1983年的作品,亦可算是Lauper歌唱生涯中一首較廣為人知的上榜作品(其餘的還有《Girl Just Want to Have Fun》、《True Colors》等)。此次Sam Smith的翻唱,沿用原唱的編曲,但新加入的弦樂編排,就被原唱者Lauper形容為注入了心靈原素,Lauper更表示非常滿意。這正是我欣賞翻唱作品所帶來的驚喜,亦是我特別喜愛在節目中播放舊曲新唱的原因之一。

Sam Smith於Abbey Studio內與鍵琴師聊天。(由Universal Music Group提供)

翻唱的意義,除了為一首舊曲譜上新原素、新生命,其實亦是向該曲目致敬。將原有、頗為簡潔的卻又不過時的調子,重新套以更接地氣的形式,再現樂迷眼前,令不同年代的樂迷,都能感受到傳奇經典再生,並賦予多一份尊重。

這些舊物翻新的做法,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小至古著新穿、舊傢俬重組加墊;大至舊舍翻新、舊區重建。只要能賦予新的時代色彩,每個人都可成為保育小兵、環保先驅。視乎你會否珍惜昔日曾光輝一時的舊事舊物,抑或你往往嚮往及崇尚打造全新之物。只要有創新的頭腦及思維,每件事都可以係新鮮事,每一秒都會是新開始。

《輕談淺唱不夜天》主持劉沛龍。

每次分享一位歌手或一個組合的近期作品,從而了解歌者歷來的創作方向與心路歷程,以及當中讓樂迷產生的共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能否找到相似的經歷或情感,又會有何啟發?香港電台第二台深宵音樂節目《輕談淺唱不夜天》,每晚深夜2am – 6am,陪伴每位樂迷度過深宵未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