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影片】林二汶入行十年 at17再合體:從沒有這麼開心

撰文:許栢倫
出版:更新:

林二汶,一個簡單名字,音樂路卻毫不簡單。每逢提起二汶,不少人第一印象就是好嗓音、胖個子,繼而聯想到at17、人山人海、一峰二汶。不論角色為何都印證她身邊,總有一班好夥伴。
「人不應該孤獨,我有夥伴不是因為我怕孤獨,我有夥伴是因為我愛他們。」二汶,從不孤單。
攝影:符祥定
場地:HMV Bar & Restaurant

好嗓音、胖個子是林二汶的標誌,但為了演唱會,她一減便是60磅。

訪問時看到的林二汶,一入筆者眼簾已察覺明顯分別,她的確比以往清減不少,原來60磅的肥肉已捨她而去。演唱會在即,當然要作多一點突破。二汶的演唱會及專輯都用上《People Like Us》這個名字,看來一向有想法的二汶,又有深層意義想表達。「『我們』的意思有『你』和『我』,『我們』意味着有盟友,有人成全『我們』,其實不論是支持或反對你,共鳴感或對比感都可以突顯你屬於某一類人。」二汶深層地道出《People Like Us》原由。 

正正因為「人們就像我們」,所以「我們」身邊總有同類型的盟友扶持,在二汶的音樂世界,盟友除了是工作夥伴,更是追隨其音樂的樂迷。訪談間,筆者總覺得她是愛依賴的人。「其實我不怕孤獨,身邊人都覺得我好怕。但大部分時間我都不鍾意自己一個人,畢竟孤獨不一定要自己一人才孤獨。」不怕孤獨,但不想孤獨,就是她的心底話。 

她口中說自己是偶像派,但大多數人認同的是她的才華。

林二汶是樂壇比較難得的歌手,她口中雖說自己是偶像派,但大多數人更趨向認同她的音樂才華,至少她擅於編唱和音,與盧凱彤組合的at17,歌曲更為精彩。當年二人帶着青澀的少女味闖入樂壇,命名為at17 ,就是因為當時年齡平均只有17歲。她們首張專輯的作品《The Best is Yet to Come》就充滿少女對未來的憧憬,可是數數手指,原來已經憧憬了14個年頭。 

也許她們對未來太有渴望,2010年演唱會後宣布解散而各自獨立發展。回想過去,二汶坦言:「我們起初分開時都只是想獨立,我們依賴得太多,依賴到只剩一半,當時的年紀就是想自己變回一個獨立個體,所以這段時間只是回復履行,成為完整的個體。」

我寧願自己處理所有事情,好過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因為我會好冇安全感,萬一公司不在怎辦……的確,最開心莫過於做音樂、出碟、開騷的決定權都歸於自己。

或許這就是合久必分,二汶隨口便能提起往事,足見二人經歷是如何刻骨銘心。「我記得有一次at17開show,因為溝通問題,我們跟幕後團隊有一點誤會。本來滿心以為做了出色的演出,等待接受我們最尊敬的『大人』肯定,最後沒有,只得到謾罵,我們非常委屈,結果在慶功宴上痛哭。」慶功卻換來眼淚,旁人當然不明所以,但一手帶大她們的黃耀明,卻看在眼裏,向她們說:「像我們這種人,我們更加需要堅強,也要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裏。」二汶坦言自己心態改變,就是受明哥的說話啟示,「自從那一次之後,我的心不再依賴任何人,也不再求任何其他所謂權威人物的確認與肯定,而我也不會再因為誰讚我而特別快樂,也不會因為誰不喜歡我而介意,我也因為這樣而自由了。」 

有一種夥伴,叫明哥。

明哥的一番話,令二汶從此自由了。 

享受獨立 

近年二汶的演唱會都偏向棟篤唱的形式進行,即是在唱歌的同時,將信息宣揚給樂迷,筆者好奇二汶哪裏來的大智慧。她笑言自己只是按着成長步伐而改變。「我入行時19歲,書都未讀完,讀完書就全職入這行,我同普通人出來社會做事,做錯了會給人鬧冇分別,我沒有因為入行而成熟了10年。」

因為有哥哥林一峰和明哥的協助,二汶初入樂壇總算順風順水,但若干年後卻毅然離開公司,自立門戶做獨立歌手。她坦言初入行有幸得到公司關顧,所以現在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

二汶一步步成長,初入行時幸得公司指導。

「有的士司機說過,Google Map的路線未必是最短,但有時不識路,有條路指你行好過什麼都沒有!當時的我好需要有人話我知如何走,其實有路走好過冇路行,從前我根本不夠膽行,現階段我夠膽自己走了。」 

大小事情都要她勞心勞力,她認為比交由公司處理來得要好,「我寧願自己處理所有事情,好過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因為我會好冇安全感,萬一公司不在怎辦?以往我就是這樣。」 她補充道:「的確,最開心莫過於做音樂、出碟、開騷的決定權都歸於自己。」 

人不應該孤獨,她走出獨立音樂路,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昔日戰友,但筆者再度好奇,at17、人山人海、一峰二汶,哪個夥伴令她最享受呢? 

她忽然沉默,終於開口道來:「我每一刻都享受,每個階段都還沒完結。只是我同時不能做這麼多事,每個階段都好不同,我真是對每個夥伴都好鍾意,我選擇得就不會後悔。」雖然她不斷訴說着夥伴們的好處,但最後終於等到她的內心答案。

她說:「現在的我最快樂。因為整個團隊好簡單,身邊人好支持我,雖然好忙,但好多事自己選擇,有絕對主導權,從來都沒有這麼開心過。」二汶在事業上變得更自由,至少不會為別人的批評而氣餒。

「現在的我最快樂。」她說。

落實重組at17 

有些人不認為林二汶是主流歌手,因為她有着小眾的獨特個性,香港普遍樂迷認識二汶,都是透過組合at17而認識的。自從2010年散團後,在新聞上不時會記錄她們重組的消息,無奈每次都只聞樓梯響。

「我們都是做事慢的人,各自正在出唱片,完成手頭上的事,2017年是絕好時機!」二人早有共識,首先會在達明一派的專輯上,以at17的名義製作一首翻唱歌。

at17分開後,不時會有她們重組的消息,「2017年是絕好時機!」二汶說。(人山人海官網)

由相互依賴,到各自獨立,二汶坦言今次重組未知可以持續多久。「我不知會不會有火花,或許我們會更懂得尊重大家。」一路以來,at17分工都很清晰,二汶負責編曲的方向,而盧凱彤則負責實在的編曲。二汶坦言:「我做的東西其實很虛無,要做得成熟和出色才有意思,不然就像隨口說一樣。」或許人成熟了,編曲方向都可以成熟起來。 

說實在,二汶其實更擔心大家太過獨立。她說:「我們很久沒有合唱過,怎樣夾才是最困難的。畢竟solo和組合的唱法是兩碼子的事,以往有默契,但現今我們各自的唱片都有很多好主導的vocal,兩把主音放在一起,可以不習慣。」

她補充:「我都很期待兩個完整個體走在一起是否可行,可以是不能的,可能已經找不回感覺了,若要再聽我們清新的聲音,或許要聽回第一隻唱片才可以。我們不再是青澀的了。」 

有一種夥伴關係,叫默契。

隨心所欲的音樂世界 

at17重組固然是一項偉大工程,雖然二汶自言音樂路已經很圓滿,但她亦希望未來日子可以進一步推廣廣東歌。

熱愛香港的二汶,多年來她的音樂都以廣東話為主,但去年卻走到內地參加音樂節目《中國好歌曲》。

「我覺得這語言很特別,與日文不同,日文要幾組發音等於一個字,英文本來好好唱,但廣東話好精細,一句說話可以有10個意思,很立體,國語中文字可以有這個效果,但廣東話的發音是無與倫比的。」廣東話是一種神奇的音樂載體,不難發現,多年來她的音樂都以廣東話為主,一直將市場放於香港。

雖然熱愛香港,但二汶去年卻忽然走到內地參加音樂節目《中國好歌曲》,以一身平實樸素的形象面對13億人。「我好愛內地歌迷,她們很願意投入音樂,不知是否語言關係,他們對歌詞十分敏感!」但她補充:「我始終鍾意在香港,因為我愛的人都在這裏,我是不會離開的。」

二汶坦言與哥哥一峰最相似。

一峰二汶 

提到二汶所愛的人,除了一眾音樂夥伴外,當然是與她同樣有個性的哥哥林一峰,「我哥好搞笑的,40歲人,細細粒,像細佬多些。」雖然一峰個子矮小,但有着巨人一樣的音樂才華,感染二汶對音樂的熱誠,她坦言:「一家四口,我最像我哥,我們有着同樣的敏感度,看法和反應都很相似,雖然經常互相開玩笑,但我們的感情是很深層的。」 雖然二汶並不是經常與哥哥聊天,每次相聚總是無所不談,哥哥很叻,對事物看法都很有見地,可是,二汶大都不聽從哥哥意見,她覺得,自己的年齡有着自己的處理方法,不一定要選用哥哥較成熟的做法,讓自己一路成長。 由at17開始,二汶已經不時和哥哥有音樂上的互動,由血緣到音樂世界都密切聯繫着,難怪她說:「如果我爸媽百年歸老,基本上只剩下這位家人了,我想像不到沒有他會怎樣。」 有一種夥伴,叫親人。

林家一家四口感情親厚,二汶說與一峰最像,卻原來一峰與媽媽尤如餅印。

後記: 二汶好福氣 

一路走來,初入行的二汶幸好有盧凱彤相伴,遇上困難又得明哥鼓勵,更不時被哥哥的音樂風格感染,二汶坦言:「我真的好愛他們,如果我沒有喜歡的人,我自己一個生活會比較開心,誰叫我愛他們呢!」

二汶除了這班工作夥伴之外,背後的經理人Helen Yeung亦功不可沒。二汶說:「她永遠盡力明白和支持我的決定,努力想出最好的方法,去跟我一起實行我的計劃,這種肝膽相照的信任,讓我能夠很安心地獨立地做出不錯的成績。」而工作以外,Helen就是二汶的好友,每一個能夠走得遠的藝人身邊都必須有一個這樣的人,為藝人仆心仆命。

二汶表示:「Helen Yeung是我的福氣。」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