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Old】50歲後,以全新思維規劃人生

撰文:蔡東豪
出版:更新:

過去 100 年,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了 30 年,將來這個數字只會不斷增加。這是無數人的功勞,包括科學家,研究出各種延長生命的方法。
生命得以延長,生活增添想像和可能性,代表人類文明進步,不過背後卻製造相關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增加的歲數不是在末段延長老年階段,而是從中間插入。
科學家不單止延長生命,更確保我們可以充滿活力地享受增加的歲數。

(蔡東豪 Facebook)

人生中間加插歲數 猶如住所出現新空間

科學家超額完成了工作,餘下的靠我們各自發揮。問題開始出現,中間插入的影響是整個人生因此改變。舉例,假如閣下的住所增加一間房,會怎用?現在滿屋藏書,如果可把書集中起來,加張書枱,做書房多好。或者做客房,以前親戚朋友過夜,有人要瞓廳,有客房後可以多搞活動。一直想進一步發展興趣,例如攝影,這間房可以做 studio。增加一間房,引發出的改變,遠超過這間房本身的可能性,其他房的用途,怎看待整間屋,家人關係,生活習慣,全部改變。

增加的歲數創造一個全新人生階段,出現於大約 50 歲至 70 歲之間,成年和老年之間。這階段新至沒有統一的名字,各人唯有以不同方式探索。尤如新的房間,中間插入一段全新空間,科學家的功勞,影響的絕對不是人類簡單忽然多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前後的人生從此截然不同。多了這空間,我們可以全新思維規劃人生。

50 歲後懷着自信走進這新空間,自信來自經驗,很多事情試過,摸熟自己的喜好,什麼能或不能,什麼想或不想,不再妄想,不再強求。50 歲後變得從容,性格沒變,變的是懂得定下適合自己的期望。

50 歲後 不再年輕 還未衰老

增加的歲數不是在病床中渡過,今日 50 歲後開始跑馬拉松,大有人在,證明有心不怕遲。健康也是自信的根源,很多 50 歲後比自己年輕時期更活躍,聯群結隊通山跑。二三十歲有氣有力時不做,50 歲後才做,點解?

我問身邊 50 歲後,答案頗一致,心態改變了。一方面感到不再年輕,很多想達到的人生願望,已經達到,不能達到的,懂得接受。另一方面不感到衰老,覺得自己仍然有大把事情可以做,包括學習新技能,培養新興趣,認識新朋友。二三十歲的時候,人生目標相對上單一,很多事情未試過,就是不能領略筒中奧妙。

50 歲後打開全新可能性,帶着一份從容,學新事物較易上手,認識新朋友較易建立關係。50 歲後偶而會質問自己,早 20 年是這樣子的話,事業成就或不一樣,但想深一層,沒行過這段路,不可能成就今日的自己。

中間加插的歲數,是人類文明賜予的禮物,我們不用心急,這件禮物不會突然消失,可以慢慢計劃,用自己的時間表探索不同的可能性。最重要是不要怕犯錯,在 50 歲後的新空間,所有事情特別寛容,因為我們不會拎條命去搏。錯之後,慢慢起身,再試其他方式。有心有力,有新發現的智慧,有時間,我一定不會辜負科學家的努力。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