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塵球」憑什麼收藏界珍寶?高貴出生地注定「塵寶寶」驚人價格
世界上有人收藏郵票、標本、不倒翁,還有人熱衷於收藏樂器裏的灰塵球。從本質上來講,它們就是一團灰。但是從出身上來講,這些捲着毛的灰塵球誕生於名貴的樂器內部,而非隨處可見的窗台或者電腦桌。不平凡的出身讓灰塵球「子憑母貴」,身價不凡。
這些躲藏在樂器中的髒兮兮的小毛球被稱作音球(Tone Balls),是由琴體周圍積聚的灰塵滾動凝結而成的,是一把製作精良的樂器內部振動的結果。
從概率角度來講,幾乎很少人知道那些價格不菲的樂器中,會有這麼一團東西。而對於樂器製造者與修理師來說,它們稱得上是老朋友了。
價值高達百萬美元的「一舊塵」 點擊放大瀏覽▼▼▼
浮塵與毛髮,這些小家夥通常出現在一些小音孔的樂器中,比如:小提琴、大提琴等。如果運氣好,在其它樂器中也能找到音球,例如少數的結他和貝斯,但幾率遠沒有前者高。音球的形成需要時間的積累。起初這些污穢是掛在琴身內部的某個角落上的,呈絮狀。然後隨着灰塵增多,其中的一些就變鬆動了,脫離了內壁開始四處移動,在滾動過程中逐漸變成了球體。
至於這些音球的成分構造,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組成音球的可能是灰塵,可能是頭髮,可能是殘留在琴體內部的樹脂,也可能是某位樂器主人身上的舊毛衣掉落的毛……每一顆音球,都彰顯了這把琴的主人的生活環境與練習狀況。音球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圓乎乎的球體,也有不規則的絨團。
這些形狀除了與它們自身的滾動路徑有關,還與樂器的質量掛鉤——樂器愈好,音球就愈緊。比如,拍賣價格高達百萬美元的瓜達尼尼的小提琴,堪稱琴中瑰寶。它的音球就編織得極為緊密,整個毛團子圓乎乎的,呈紫色,直徑約13毫米,差不多是成人食指的一個指節那麼寬。
【延伸閱讀】盤點最騎呢健力士世界紀錄 1萬塊Lego上行走 全球最大嘴巴(點擊放大瀏覽)▼▼▼
收集音球的人總會慈愛地注視着他們打理好的灰塵毛髮,然後向大家分享各種與音球有關的故事。有趣的是,各種故事的版本並不相同,樂器主人對音球的感情也不同,甚至有人相信這些音球會招來災難。
尚在18世紀時,有的演奏者認為這些音球的存在是厄運的象徵,他們會用眼鏡蛇來祛除這些音球,祈求好運重新降臨。還有一部份演奏者,則是迷信音球是樂器的守護神。這群人不讓修理師清除這些音球,他們認為,正是這些球賦予了他們所鐘愛的樂器柔和而豐富的音色,如果擅自把音球拿出來,很有可能扼殺掉自己樂器本有的聲音。
如果實在忍不住,很想看看自己樂器裏的音球,他們會去找專業的樂器製造師或修復師,用相機的微距設置拍下自己樂器內的音球照片。小提琴的琴體內部,由修理師幫忙拍攝的音球正躺在裏面。
面對音球,有人愛有人怕,也有人毫不在意。這群不在意音球的樂器主人,會在把這些灰塵清理掉。那些被取出來了的音球就成了一些人的收藏品。對於音球收藏者來說,如果有幸從已經有着幾百年歷史的古董樂器內清出來音球,那簡直是無價之寶。畢竟這種需要時間累積的藏品,拿出去一個,就少一個。
有位樂器修理師,借用工作之便近水樓台先得月,把客人們不要的音球一一收藏了起來。這些音球因為一些特性因為封存了一段時光,而變得彌足珍貴。不過,樂器種類千千萬,既然有人收集小提琴裏的灰塵,那不知道有沒有人收集管弦樂器內部的殘留物呢!
【本文獲「狂丸研究所」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kuangwa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