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披露與英女王對話 白金漢宮「不悦」是何解?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推出回憶錄,他接受傳媒訪問時披露曾經就蘇格蘭獨立公投一事尋求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表態,不過有關內容公開後,白金漢宮感到非常「不悦」(Displeasure),到底這代表了甚麼?

英女王與首相:前英國首相、保守黨人卡梅倫(David Cameron)是服務過英女王的最年輕的首相。(Getty Images)

↓↓↓更多英女王與歷任首相的相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6

卡梅倫為自己的著作《For the Record》宣傳,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他提到在2014年9月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前,英女王曾憂慮蘇格蘭會與英格蘭及威爾斯中斷300年的聯盟關係。

卡梅倫借女王「過橋」?

而在其中一次選前民意調查顯示,蘇格蘭民眾可能選擇離開英國,因此卡梅倫覲見女王時,詢問對方可否為公投「揚起一條眉毛……即使些少都可以」(a raising of eyebrow even... a quarter of an inch),意即希望女王可以公開反對蘇格蘭獨立。

結果英女王在選前四日向蘇格蘭的行宮巴爾莫勒堡(Balmoral Castle)外的民眾公開表示,希望大家可以認真想清楚前途(think very carefully about the future)。獨立公投最終以55.3%否決,蘇格蘭繼續成為英國一份子。

卡梅倫在訪問中強調,自己當時並沒有要求女王作出任何不當或違憲的行為。但BBC引述消息人士指,白金漢宮對卡梅倫公開對話的行為感到不悦。英國王室甚少或從來沒有公開評論政治或公共事務,因此他們用上「不悦」形容,反映情況非比尋常。

英國時任首相卡梅倫(右)為回憶錄宣傳時,披露曾經在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問題上希望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表態。(Getty Images)

沒實權的君主

現年93歲的伊利沙伯二世在位67年,她是英國君主、英聯邦首長、三軍總司令、英格蘭聖公會最高領袖銜頭,但主要都是憲法上賦予的地位,在政治上沒有實權,即是民選政府才有權通過法案和作出重要決定等。女王雖然會委任首相,不過在政治問題上,她始終要保持中立。

因此卡梅倫在蘇格蘭問題上要求女王表態,就被批評是藉對方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

私人談話須保密

伊利沙伯二世在位至今,一共與14名首相合作,除了卡梅倫,亦包括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馬卓安(John Major)、貝理雅(Tony Blair)、白高敦(Gordon Brown)、文翠珊(Theresa May)及現任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等,她會定期與首相聯絡,就政治問題發表意見。不過就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就是雙方的私人形式會面,內容則不應公開,因此卡梅倫這次談及英女王已經違反相關守則,他之後亦承認「可能講得太多」。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出席公開場合時,甚少披露個人心境,而且在政治問題上亦要保持中立。(Getty Images)

中立和不帶任何感情

但到底白金漢宮為甚麼不直接稱感到「憤怒」,而是「不悦」?這就像維多利亞女王盛傳以「我們不愉快」(we are not amused)形容憤怒心情一樣,「不悦」的意義已經相當接近。白金漢宮的政策是不回應私人問題,即使偶有破例,用詞都必須中立和不帶任何感情。

同樣地,英女王本身都盡量避免喜形於色,王室評論員阿比特(Dickie Arbiter)認為,伊利沙伯二世的臉就像無生氣一樣。阿比特直言,自己唯一一次見到對方表露感情的時候,是她為皇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HMY Britannia)舉行退役儀式時落淚。

換言之,白金漢宮搬出「不悦」一詞,已經足以顯示他們的怒火,但在語言學而言就沒有泄露感情,亦避免捲入政治醜聞。

英國首相約翰遜上任後,一直強調在任何情況下,國家都會如期於10月31日離開歐盟,因此他向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請求批准國會休會,就惹來極大爭議。(路透社)

女王有口難言

不過卡梅倫「公開秘密」事件如何影響女王與首相之間的關係?白金漢宮消息人士向BBC表示,公開對話並不符合任何人利益,而且令雙方關係難以興旺。這件事亦令人聯想到約翰遜請求女王中止國會,BBC認為,兩件事的性質完全不同,但反映了女王憲法地位的灰色地帶,就是在非常情況下,可以表態和採取行動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