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能源部長訪港 世界長遠應發展核能 批特朗普復煤業不設實際
美國前能源部長、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近日獲邀到中大演說,與學生及傳媒交流。他接受《香港01》記者訪問,認為未來能源發展難以脫離核電,坦言核電造成的傷亡及污染遠比燃煤低,可解決經濟發展加劇溫室氣體排放的弊端。他更批評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倡議恢復煤炭工業是不設實際。
除了發展核能替代傳統化石燃料,他認為電力公司帶頭協助市民及企業慳電,更能有助提升能源效益,節省金錢。
原本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的朱棣文,眼見氣候變化是個真實的威脅,08年決意加入奧巴馬政府,出任能源部部長,為聯邦政府能源發展出謀獻策,直至2013年退任。面對氣候變化、極端天氣愈趨頻繁,他認為發展核能既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亦可讓國家繼續發展經濟,各國長遠應發展核能,「你不可以讓燈光熄滅、不可以讓工廠停工,但現在又不想用煤炭發電,那你就需要核能。」他解釋,煤炭石油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化,但可再生能源技術仍未成熟至可完全依賴,現時又未容許儲存大量電力在沒陽光,沒風的日子使用,因此他想像不到一個國家完全用再生能源會是怎樣子。
大眾擔心核安全問題,而對核電卻步,朱棣文認同安全最重要,但其他能源同樣有安全問題。他引述過往研究指,燃煤發電造成的人命傷亡數字,較核電高數千倍,因為燃煤會釋放致癌的PM2.5、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和酸雨等,因採煤造成的意外傷亡亦不計其數。他直言核能是繼太陽能後「第二最低危險度」的能源,較煤炭、石油更安全。他指一般人懼怕核電,是因為覺得它很「神祕」,其實只是對它不了解。當記者問及,會否支持透明度低、核電廠安全質量成疑的中國發展核能,他表示支持,但認為全世界,包括大力發展核電的中國,都應該提高透明度,發放更多有關核電的消息和資訊,讓公眾安心。
對於美國總統候選人的能源政策,他直指共和黨特朗普揚言要恢復煤炭工業是不設實際,「美國的煤炭需求已暴跌且缺乏工人,燃煤發電成本高於天然氣、石油等,又造成污染、致癌,對我來說並不合理。」而他對另一候選人民主黨希拉莉就沒有意見。
對於香港以准許回報率計算電力公司可得利潤,他指這不是一個好的方案來回報電力公司,認為獎勵電力公司協助客戶提升能源效益,更有效。他以加州作例子說,當地的電力公司會實行慳電計劃、貸款等讓居民和企業更換省電照明系統、節能電器等等以提升能源效益,「就如建新一座發電廠一樣,這種投資一樣會有回報」既可節能,又可替客戶節省金錢,其他州分亦慢慢在學習加州的模式。
最後,他鼓勵香港學生可在科學範疇發展,能貢獻社會,改善生活;又寄語學生不要只想學科賺錢與否,要發展自己的興趣,「為自己而學習」才會找到個中樂趣。他的訪港之旅還出席兩場講座,分別題為「科學逍遙遊」及「走出能源及氣候變化的死胡同」,與中學及大學生分享。
朱棣文原藉中國江蘇,父母曾在美國留學及後定居當地,1948年朱棣文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出生。他於1970年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取得數學及物理雙學士學位,更因鐳射冷卻和原子捕集的傑出研究,在1997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其後,他出任美國第12屆能源部長,是首位擔任內閣首長的科學家。現在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威廉凱南物理學擔任講座教授,繼續傳承科學精神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