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遊歷 香港廢墟攝影師:佢哋無諗過返唔到嚟
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於31年發生爆炸事故後,四周從此成為無人之境。一名香港攝影師早前到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遊歷,其間在一個討論區內圖文直播,惹來網民哄動「追post」。發帖的廢墟攝影師Steven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旅程中不少地點現況反映居民是匆忙離開,「無諗過成世都返唔到嚟」。
Steven在討論區開帖直播遊歷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的情況,即時獲網民關注。旅途中他不時上載現場圖片,又留言描述核電廠廢墟實況,有網民擔心他在「玩命」,更多人勁讚帖文「高質」、「留名睇直播」,十天後已累積逾2,000個「正評」,網民「洗版」式討論長達32頁。
過去三年在港拍攝廢墟的Steven,認為探索廢墟「好似睇緊活生生嘅博物館咁,同正規博物館係兩種感受」,他也愛上廢墟荒涼的美,「唔係顏色豐富就等於靚,影出嚟能令人心悸動嘅,就係一張好相」。
潛入建築物拍攝
Steven首次出國拍攝廢墟,便「打大佬」到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隔離區中的「鬼城」普理皮亞季(Pripyat),他形容此行既是開始,亦是其紀實廢墟攝影生涯的終結,因當地已是全球廢墟中的極致,「拍完安樂晒,之後就唔拍(廢墟)住喇」。
旅程早在半年前已計劃好,Steven與數名廢墟攝影師參加當地兩日一夜的旅行團,19名團友一同參觀核電廠隔離區,其中有3個小時參觀距離核電廠最近的小鎮普理皮亞季。
雖然是參加深度團,但Steven稱「個導遊話個rules係唔畀入建築物入面,我心諗真係影啲乜呢咁?」Steven指,該團不少人「睇過影過就算,用部iPhone自拍吓」。他笑言對於一般人來說,即使不進入建築物內部亦已足夠。不過身為廢墟攝影師,自然想拍攝更具深度的照片。剛巧同團有兩名來自德國的廢墟攝影師,數人便決定「不如自己行」,趁導遊不為意時短暫離隊,尋找機會拍攝其他團友見不到的景象。
由於當地不少地方均列為軍事禁區,加上有輻射及建築安全等隱憂,故導遊開始時已警告團友若自行離隊,有機會被軍人發現,「佢話畀人捉到要槍斃」。故Steven與其他廢墟攝影師離隊的時間很短,其間進行快閃拍攝,「上去(建築物)5分鐘,無(特別)就即刻跑去另一座building睇下究竟有咩睇」。即使跟隨大隊觀賞,他亦會趁機稍稍遠離大隊,「例如大家喺酒店地下睇緊,我哋就上去三、四樓」。雖說進入建築物有所限制,但Steven指,他的朋友參加一天參觀團,「無講邊度唔影得,其實度度都任入」。
身處全球最著名的廢墟,Steven把握機會到普理皮亞季的酒店、醫院及學校等建築物內部拍攝,處處是災難時的痕跡,「入到去醫院,當時染咗輻射嘅人入咗去,見到用過啲嘢仲喺度」,包括手術裝備及藥物等。過去只拍過香港的廢墟,Steven面對切爾諾貝爾隔離區感受到另一番震撼。「呢件事殺咗咁多人,見到核電廠嘅20米前,原來感受係咁深」。
難以想像當時如何撤離
談到隔離區與香港的廢墟最大分別,Steven指不少香港廢墟若棄置逾5年,內部已變得空空如也;但小鎮在核事故後所有市民需緊急撒離,現時隔離區仍有大量雜物棄於建築物內,學校亦放滿練習簿和公仔,時間仿如定格在事故發生的一刻,「睇得出佢哋走嘅時候非常迅速,好多嘢都無執,好難想像到點發生」。
出發前已看過不少當地災後照片,但Steven仍指隔離區「比想像中仲要大得多,睇相同現實個震撼程度係差得遠」。Steven對其中一個延綿500米、高15層的干擾器尤其深刻,「相係好難表達到佢個氣勢」。
拍攝廢墟小貼士:
1. 同一環境行走兩次,第一次觀察全貌,第二次留意細節
2. 先使用廣角鏡拍攝環境全貌,再以長鏡頭拍攝細節
3. 由於不少廢墟均較黑,宜以高iso拍攝
4. 可帶備LED燈作補光及照明用
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於1986年4月26日零晨1時發生核事故,當時核電廠人員在測試安全程序時出錯,令四號反應堆過熱爆炸,洩漏大量放射性物質,破壞力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當局其後將核電廠方圓30公里列為隔離區,疏散附近35萬人。事後當局以石棺覆蓋反應堆,近年亦建起可維持100年的新石棺,以阻擋反應堆的輻射釋出。
核事故對俄羅斯、白俄羅斯,甚至遠至愛爾蘭及等地亦有影響。有指各地合共有16.3萬平方公里土地被輻射所污染,亦有700萬人受輻射雨影響。而事故的死亡人數仍是眾說紛紜,國際原子能機構曾指有大約4,000人死亡,但歐洲議會及綠色和平的報告,則分別指死亡人數高達6萬及14萬。
近年當地開發「輻射旅遊」,每日讓限量報團遊客進入禁區遊覽,詳情可按入:Soviet Wonders 或 Solo East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