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女郎》爆紅令容貌焦慮症再惹關注 醫生揭有這些徵狀要留神
Netflix韓劇《假面女郎》訴說一名女子從小熱愛跳舞,但長大後外貌不佳,極度沒有自信,但仍熱愛跳舞,最後在網路平台戴起面具熱舞,成為熱門直播主。網路發達,「容貌焦慮症」案例也增加,台灣精神科醫生表示,社交平台普及,相較過去,許多人更在意外表及表現,並在FB、IG追求按讚數,一旦不如預期,就引起焦慮、抑慮等。
【圖輯】「容貌焦慮症」常見症狀多到數不完!點圖放大看醫生怎麼說👇👇👇
台灣精神科醫生楊聰財說,容貌焦慮症又稱為醜陋恐懼症(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是種精神障礙,主要特徵是對外貌感到極度不滿和焦慮,致病原因為多重因素,包括生物學、心理、文化、家庭等。常見症狀有長期對自己外貌極度不滿意,過度關注外貌缺陷,且自我評價、自信較低,而出現社交回避,陷入重度焦慮和沮喪。
「愛美是人的天性,但修圖、美肌等軟體流行,在許多社交平台上照片,常讓人自嘆不如。」楊聰財說,不只是看圖的人深陷焦慮,發圖的人也陷入「按讚症候群」的困擾中,隨時看著照片的按讚數、瀏覽人數,只要按讚數不多,也是充滿焦慮與不安。
【相關圖輯】《假面女郎》10個演員神還原漫畫角色 李寒星3大特徵撞臉金貌美(點圖放大瀏覽👇👇👇)
楊聰財曾收治一名30歲女性,對自己的鼻子太大、不夠美觀,感到不滿意,影響社交生活和自尊心,並接受多名醫生的整形手術,卻愈來愈不滿意,出現憤怒、焦慮、抑鬱、睡眠障礙等,甚至控告醫生醫療過程不當,而被媽媽帶來就診,確診為容貌焦慮症。
經心理諮商、藥物治療,並請病人學習化妝術,讓容貌優點極大化、缺點極小化,更符合自己想像,經過一年治療,女子憤怒、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已獲得改善,現在為定期追蹤即可。
另門診收治一名中學生,因不想讓別人看見她的臉,始終戴著口罩,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脫下,家長覺得有異戴著孩子來諮商,才發現個案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不想讓別人看到她的臉,目前仍透過諮商、心理建設輔導個案。
【相關圖輯】假面女郎|整容熱潮席捲台灣 醫美權威提醒「變臉」前須做足功課(點圖放大瀏覽👇👇👇)
青少年也受到社交平台影響甚深。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說,多年前美國曾進行IG使用調查時,即發現瀏覽IG是造成青少女自殺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因為平台上都是享受美食、旅遊,或是名牌衣服、包包等精彩的照片,在在影響年輕人的審美觀,如紙片人立久不衰,就是受到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但青少年來說,可能好想成為這樣的人,但無法達到時就會增加自殺風險。
台灣抑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張家銘說,社交平台發達,現在青少年相較過去更加在意自己的外表及表現,但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世界是來得快、去的快,充滿不確定,應學習多與同學透過人與人的接觸、互動,保持心情穩定。
羅惠群呼籲家長應多和年輕人對話,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當青少年不被聆聽、理解,就會增加自殺風險,若能透過心理諮商,讓青少年抒發課業、家庭壓力,維持內心平衡、心理健康,而這是不同於家長、學校老師的心理師優勢所在。
求助網站和熱線: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生命熱線:23820000
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延伸閱讀:
警犬們捨不得領犬員退役!一隻接一隻哭著衝上巴士挽留昔日戰友:求你別走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