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汗劑、防曬產品、驅蚊劑使用次序有先後 皮膚科醫生講解5貼士

撰文:陳嘉欣
出版:更新:

夏天戶外活動多,要提防蚊叮蟲咬、大汗淋漓,必備三寶是止汗劑、防曬產品、驅蚊劑。究竟這三寶如何使用才適當?
《香港01》訪問皮膚科醫生陳厚毅,了解使用夏天三寶的5個貼士:

炎炎夏日,正是戶外活動好時機,必備止汗劑、防曬產品及驅蚊劑保護皮膚。(資料圖片)

1. 使用止汗劑、防曬產品、驅蚊劑分先後次序?

以上三款產品都多帶有味道,例如驅蚊劑的香味有助驅蚊,但若到郊外地區,不少人都會準備上述三寶止汗、防蚊及防曬,避免皮膚遭殃,但同時間使用的話,其味道被覆蓋?陳表示,止汗劑通常用於腋下,不會與其他產品味道重疊,但防曬產品及驅蚊劑則要留意,要令兩款產品的功效完全發揮,就要「先防曬產品,後驅蚊劑」。

2. 二合一防曬及驅蚊劑產品是否人人適用?

陳表示,防曬及驅蚊劑會產生化學反應,若用家容易皮膚敏感或患濕疹,建議分開使用防曬及驅蚊劑。通常二合一產品質感偏油膩,用家會因嫌其不透氣,塗抹份量並不足夠,容易有曬傷危機。

醫生建議,應先塗抹防曬產品,再噴蚊怕水,令其全面發揮功效。(資料圖片)

3. 你適合使用上述產品?

二合一產品(防曬及驅蚊劑)

其成份含有防腐劑、香料,若用家皮膚過敏,會出現泛紅、痕癢的跡象。

走珠裝的止汗劑容易滋生細菌,用家必須定期留意其有沒有變壞。(getty images)

止汗劑:注意含致敏成份

主要用於腋下位置,若該處出現紅疹或痕癢,好可能不適合使用該產品;而止汗劑的成份主要是防腐劑及香料,屬於致敏成份。

防曬產品:物理性 VS 化學性

醫生建議,防曬用品SPF30至50已能有效防曬,不論室內及室外。(資料圖片)

防曬產品分設物理性防曬劑及化學性防曬劑,前者是低敏,後者則吸收紫外光,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傷害,皮膚過敏人士、濕疹患者最好選擇物理性防曬劑。不過,香港市面多售賣混合型防曬劑,用家購買前必須熟讀防曬包裝上的成份說明。

蚊怕水 VS 驅蚊帶

驅蚊劑含有避蚊胺(DEET)成份,有助抵禦蚊叮蟲咬,但兒童宜使用DEET濃度10%以下產品,或改用天然番茄成份的驅蚊劑。若擔心蚊怕水有太多化學成份,可改用蚊貼或蚊帶,不過醫生則認為,兩者成效懸殊,蚊貼或蚊帶只能防護部份皮膚位置,不及蚊怕水能均勻發揮功效。

兒童使用避蚊胺(DEET)的濃度則不應超過10%,建議可選用天然成份的防蚊產品。(istock)

4. 使用夏天三寶要注意

止汗劑留意衛生情況

陳建議,使用走珠裝止汗劑,必須留意其衛生情況,可能自己患有毛囊炎或腋下發炎,繼續使用就會令其病菌滋生。若止汗劑變壞,就必須馬上更換,亦不應與其他人共用,以免感染細菌。

如何挑選防曬產品

防曬產品主要視乎SPF、PA值、抗UVA及UVB。陽光中的UVA會令皮膚老化,UVB則是曬傷的成因,購買防曬產品前必須留意產品是否具備兩種功能。

若要在戶外地方活動,防曬用品SPF30至50便可,過高SPF反而會容易令皮膚致敏。而PA值則分為PA+、PA++及PA+++,愈多+代表抗UVA效能愈好。

炎炎夏日,除了使用夏天三寶,可穿長袖透氣衣物、戴帽及帶備太陽傘。(istock)

使用噴霧裝前,不要直接噴在面部,可先將防曬噴在手,然後塗在身上。出發到戶外地方時,必須提早20分鐘至半小時塗放曬,才能令其發揮功效。

驅蚊劑留意DEET字眼

若去蚊患較嚴重的地方,必須帶備強效、具有DEET成份的驅蚊劑,以免染上日本腦炎及登革熱。

5. 醫生溫馨提示

陳厚毅留意到,不少家長帶子女到主題樂園,不少園區都需要排隊才能遊玩,因此小朋友頸背都被曬傷,因此他提醒家長必須為子女全面塗抹防曬產品。

香港的蚊、蠓患,相信令不少惹蚊之人頭痛。陳認為,蠓多在泥土滋生,因此市民可能在等巴士時就被蠓盯上,皮膚痕癢無比。除了使用驅蚊劑,他建議,可穿着乾爽長袖衫,配以帽子及太陽傘,就可以防範蚊蠓,又能避免使用太多含化學成份的防曬止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