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斷捨離】家務愈累積愈唔想做 專家教路「用完就收」幫到手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都市人生活繁忙,回家後視做家務為一大苦差,愈不做便愈累積,愈累積便愈不想做,形成惡性循環。日本斷捨離專家山下英子在其新書《家事斷捨離》教路,對付家務的絕招是「用完就收」,即「任何家事都不該累積或拖延」。
山下以煮飯作例子,建議在等待時先將用完的廚具先洗乾淨,避免飯後累積太多廚具,最後產生不想完成的負面情緒。山下分析,洗小量碗或食具不會令人覺得辛苦,但要洗堆積如山的碗時,難度就會大幅增加,等累積後再統一處理就會演變成大工程。而其他家務亦然,每次快手做完,動力會遠較面對大量累積的家務為高。

打工族下班後視做家務為莫大苦差,愈不做便愈堆積,愈堆積便愈不想做,形成惡性循環。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家事斷捨離》的內容節錄:
山下英子表示,斷捨離講求快速動手將物品回復原狀,否則累積太多家務後,會衍生「等待時間」的心理壓力。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 /視覺中國)

「用完就收」是基本原則—不阻礙「流程」進行

 吃東西、喝飲料、使用物品之後都必須收拾。這看似理所當然,實踐起來卻意外地困難。我常看到大家「拍拍屁股走人」的畫面。例如,搭飛機的乘客把機上的毯子隨意揉成一團後就直接下飛機,大家就連幫忙對摺這樣子的隨手舉動也做不到。會摺好毛毯的人少之又少。

當我搭乘新幹線時,也發現廁所裡的衛生紙總是滿出垃圾桶,先把衛生紙壓下去再離開已經成了我的習慣。我經常造訪中國,廁所衛生紙不丟進馬桶是他們的文化,也許是因為當地的硬水難以溶解衛生紙,不過衛生紙成山地堆在垃圾桶,實在是一幅糟糕的景象。

可是在日本也一樣。只不過日本清潔維護的次數比較多,立刻就有相關人員將廁所打掃乾淨,因此才給人不髒亂的感覺,實際上與其他國家並無差異。

維護的真意便是讓流程不因此停滯、受到阻礙。

我希望大家能夠記得,任何家事都不該累積或拖延。

當然,人總會累積或擱置事務,而斷捨離講求的就是趕快動手將事情恢復原狀。

煮飯時用等待的時間,將用完的廚具洗乾淨;吃完飯後就立刻洗碗,這樣比較不費事。圖為示意圖。(資料圖片)

每次下廚後都要整理收拾。但是不喜歡做事後收拾的人應該不少吧? 這種事也是累積地越多就越麻煩的家事。讓我們用「分次型家事」來減輕心理負擔吧!

煮飯時一邊將用完的廚具馬上清洗乾淨。

吃完飯就立刻洗碗,這樣反而比較不費事。只是洗兩三個碗並不會覺得辛苦,但要洗堆積如山的碗時,難度就會大幅增加。等累積後再統一處理就會演變成大工程。

也有人採取「等洗碗機裡的碗盤放滿了再按開關」的方針,這也是看似合理、實則不然的「總和型家事」。「在電費較便宜的時間再開,省了十元! 」這種生活過得太可憐了,這是錯誤的「節省」。將待洗餐具長時間放在洗碗機裡,會衍生出「等待時間」的壓力。如果餐具數量不多,還是當下清洗才好,讓家事的流程保持順暢流通。

書名:《家事斷捨離》(台灣廣廈出版)

作者:山下英子

日本一般財團法人斷捨離代表。雜物管理諮詢師。出生於東京。早稻田大學文學院畢業。學生時代接觸瑜伽行法哲學「斷行・捨行・離行」,從中領悟「斷捨離」的概念,將之運用於「整理術」中,打造出任何人都能夠實踐的自我探索法。斷捨離同時是一種促進思考新陳代謝的思維切換方法。

譯者:鍾雅茜

出版社:台灣廣廈有聲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