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白色鼻涕蟲】香港發現罕見白色蛞蝓 google都無資料

撰文:卓柏安
出版:更新:

自然世界之大,仍然有不少東西是人類未曾見過或是極罕見。有讀者向《香港01》提供照片,指在西九龍區一個公園內見到白色蛞蝓(俗稱「鼻涕蟲」),其形態是一般香港常見的灰黑色的蛞蝓不同,而在google搜尋器上亦找不到相同顏色和體態的蛞蝓,覺得十分驚訝。有本港大學生物科專家看過白色蛞蝓的照片後,形容該蛞蝓十分罕見,有可能是白化現象。

【白色鼻涕蟲】巿民發現的白色蛞蝓約2吋長。(讀者吳小姐提供圖片)
+11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讀者吳小姐早前向《香港01》提供一批照片和影片,指她早前深夜在西九龍市區一個公園散步時,在跑道見到一條十分顯眼的蛞蝓,「全條白色,從來未見過」。她停步後仔細觀察該條蛞蝓,見到牠身長約2吋,相等於食指長度,正在跑道上緩緩爬行。吳小姐立即以手機在google搜尋器鍵入「白色」、「蛞蝓」、「鼻涕蟲」、「slug」(蛞蝓的英文)、「white」等字眼組合搜尋,卻不見有類似形態及顏色的蛞蝓資料。吳小姐稱:「只係搵到英國曾經發現『white slug』,即係白色蛞蝓,嗰種物種被稱為『ghost slug』,有人叫佢做『幽靈蛞蝓』,據講無眼同埋鋒利牙齒,但形態同我喺公園見到嗰條唔同。」

吳小姐懷疑該條白色蛞蝓可能是罕見物種,故仔細拍照及拍下影片作紀錄,為免牠被其他跑步人士踩扁,拍照後把蛞蝓拿起,放到草叢深處。吳小者往後數晚繼續到同一公園的緩跑徑,希望再遇白色蛞蝓,最初數天都失望而回,但其後數天潮濕有雨,即見到有多條白色蛞蝓出現,「一晚見到十幾條,數量幾乎多過灰黑色嗰啲,但因為爬出跑道,好多條畀人踩死咗」。她認為該為白色蛞蝓做紀錄,故把其中一條帶回家拍照,然後再放回公園的草叢深處。

【白色鼻涕蟲】巿民在西九龍一個公園的緩跑徑見到的白色蛞蝓約2吋長。(讀者吳小姐提供圖片)
+6

《香港01》記者看過吳小姐提供的照片和影片,只見白色蛞蝓的身體是較平扁的半圓型,身體呈奶白帶淺黃,沒有任何花紋;而香港常見灰黑色或啡黑色的皺足蛞蝓身體中央有尖端,近似三角形,與吳小姐發現的白色蛞蝓外貌明顯不同。另外,除了英國曾發現white slug外,外國有白色的香蕉蛞蝓(Banana slug),其頭部前端有如「腫瘤」的部份,而巿民在本港公園見到的白色蛞蝓則身體平滑,兩者亦是不同。

記者把照片交予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宋亦希,他看後表示未能單憑照片確定該隻蛞蝓的品種,但相信該條蛞蝓在香港屬罕見。他又提到香港雖有白色蛞蝓的品種,但尺寸較相片的細小,相信屬不同品種。另外,他不排除該蛞蝓可能是外國品種傳入香港,或由其他蛞蝓白化而成。另一個可能性是白色蛞蝓可能是寵物種,但宋亦希認為機會不大,他亦未試過寵物店內看到類似品種的蛞蝓。

根據資料,動物會白化大多是因為基因出現問題,未能形成色素所致。一般白化動物與其他動物的結構和器官都不會有太大分別,一樣可以繁殖後代。

蛞蝓是軟體動物,該科物種的形態多樣化,基本上有發達感覺器官的頭和大而軟的內臟團,部分更會有硬殼及腹足,但在演化過程中,硬殼有可能縮小,藏於體內或完全退化,另外腹足都有可能出現變化。海產類動物如烏賊、魷魚、八爪魚都是軟體動物。

同一公園內亦有常見的灰黑色皺足蛞蝓,體態與白色蛞蝓不同。(讀者吳小姐提供圖片)

蛞蝓是蝸牛的近親,科學家普遍認為蛞蝓的祖先就是蝸牛,然而經過多年的演變之後,便出現了沒有殼的蛞蝓。有指蛞蝓會「放下」外殼,是因為蝸牛合成外殼需要相當的鈣,但鈣質在陸地上難以收集,加上即使有殼亦不代表可以完全抵禦天敵,有蝸牛品種卸下外殼,成為蛞蝓。

蛞蝓是草食性動物,習慣晚上出動,在潮濕的環境才可活動,所以在乾燥的環境下,會先將身體蜷起來,等待下雨的時候再行動。另外蛞蝓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交配時兩隻蛞蝓會交纏在一起,伸出陰莖交換精液,交配過程可達3至20小時不等,而蛞蝓一生只會交配一次,產卵之後便會慢慢死亡。另外,蛞蝓與海蛞蝓其實是兩種關係十分疏遠的物種,前者有肺,後者只有鰓。

昏迷了420日段,巴拉德醒來,但四肢癱瘓,經常癲癇發作,出入需依靠輪椅。(fox news youtube截圖)

一般蛞蝓的體液雖然沒有毒,但可能有寄生蟲,2010年當時19歲的澳洲青年巴拉德(Sam Ballard)曾生吞蛞蝓,其後受「廣東住血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感染,該寄生蟲常見於蝸牛、鼻涕蟲和老鼠身上。巴拉德隨後患上嗜酸細胞性腦膜腦炎(eosinophilic meningo-encephalitis),昏迷了420日,醒來四肢癱瘓,他在染病後8年、今年11月病逝。

類似事件在1985年前亦曾發生,台灣的金蘭醬油第二代掌舵人鍾秋桂去日本旅遊時,聽信生吃非洲大蝸牛生可補身,吃法與魚生一樣,以為可以預防多種疾病,一家5口生食非洲大蝸牛後集體感染廣東住血線蟲,臥病床逾10年後死亡,只有三子鍾德尚因為身處海外,未有一同進食蝸牛而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