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青年會深水埗「義工飯堂」派飯兼送關懷 陷財困如欠捐助恐停辦

撰文:楊羨庭
出版:更新:

深水埗除了明哥關顧基層外,慈善團體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也在區內設立義工飯堂,每周派一次飯予有需要的街坊長者。74歲霞姐是受助人也是義工,她形容到飯堂食飯猶如「返屋企」,只望這個「家」門常開。惟飯堂最近陷財政危機,過去能為基層送上營養和關懷,均靠僅有資金鑽研籌謀,負責人坦言近月贊助銳減, 10至12月飯錢都未有着落,義工飯堂面臨停辦危機,「如冇人捐助就開唔到飯」。

義工飯堂最大目的是讓長者們聚在一起,跟區內基層街坊建立關係。(劉淑文攝)
+4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女青年會誌寶松柏中心自2014年起,在深水埗區設立義工飯堂,中心單位主任江國儀(Ivy)表示,「嚟我哋中心,個個都係case(個案)……」她指計劃的受助者,都是住在深水埗區的劏房戶、獨居人士或經濟有困難的長者,面對飲食開支高昂,他們即使能吃飽,「但質素唔好,好少買肉食」。區內雖然也有食物銀行,惟派發的大部分都是罐頭或是預先加工的食物,未必能顧及營養需要。
 

74歲霞姐(前)是受助人也是義工,她形容到飯堂食飯猶如「返屋企」,只望這個「家」門常開。(楊羨庭攝)

Ivy指出,深水埗不少團體都有做派飯服務,一般讓老人家或家庭拿走飯盒,較少有提供空間讓大家聚聚。女青年會的義工飯堂,最大目的就是讓長者們聚在一起,跟區內基層街坊建立關係,連結互助的網絡。

不少老人家其實都缺乏社交,亦不喜歡到社區中心以免與人有所比較,Ivy透露,「現在飯堂很熱鬧,其實初時他們來到食飯都很安靜」。她指參與的長者大多不愛分享私事,很保護自己,惟日子久了,才發現其實大家背景相似,終願放下戒心認識新朋友,慢慢跟義工或其他長者建立信任、願意交流的關係。

+4

Ivy憶述,兩年前曾有一位住天台屋的獨居伯伯,沒有親友又認定無人信得過,初來飯堂報到時義工問「添不添飯」,他也會裝作聽不到或拒絕,後來才漸漸多了笑容,願意跟人聊天。直至一次伯伯因肺病需要入院,他在中心徘徊踱步,原來是想問她拿電話傍身,以便遇到緊急事可聯絡她,「透過飯堂跟長者建立信任關係,讓他們知道有困難時,社工真的會幫到,又願意將問題拿出來分享」。

一份肉、一份菜、一份飯、一碗湯,婦女義工每周都會悉心預備有營養的飯菜,給長者們享用。(楊羨庭攝)

後來Ivy真的無負伯伯信任,事隔數天她突然收到電話,獲知伯伯未及去醫院已心臟病發去世,警方在其家中看到飯堂的食物券和錢包內的卡片,故請她們幫忙認屍,熱心義工們更為伯伯辦喪禮,盡力送他最後一程。這事讓Ivy深感慶幸,「如果他不是帶着我電話(號碼),沒有我們的卡片,就沒有人幫他認屍,沒有墓碑靈位,無人確認他過身」。

長者來到中心,慢慢跟義工或其他長者建立信任、願意交流的關係。(楊羨庭攝)

中心與受助者真心以待,雖建立了關懷及信任,惟飯堂在實際營運上卻要面對資金有限的問題。Ivy指飯堂最初是每兩星期供飯一次,後來看到長者的需要,加上熱心的婦女義工願意預備餐膳,遂變成現時的每周一次,每月營運開支約5000元,足夠令30多位長者及一起煮飯的8位義工,每周獲得一頓免費午餐,但因一直贊助飯堂的公司生意下滑,近月已無法再給予資助,未來10月至12月是否能繼續營運,仍是未知之數。

Ivy表示,透過飯堂跟長者建立信任關係,希望他們知道有困難時,社工能伸出援手。(楊羨庭攝)

為解決「開唔到飯」危機,Ivy指中心決自力更生,適逢中秋將至推出花茶禮盒作義賣,在扣除成本後將所有收入撥到長者義工飯堂,希望飯堂「開得一周得一周」。

「我們希望得到愛」,霞姐跟記者道別前,重覆多次她和其他受助長者的微小願望,盼望更多善心人願意資助飯堂,讓這個「家」可以走得長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