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嘴死場開自助書店 80後店主拒光環:畀人話生意佬好過追夢者
每年書展都人山人海,香港人很愛書嗎?但現實是書店執下一間,執下又少一間,而在香港開書店早被視為穩賠不賺的生意。那麼,如果在「死場」開「書店」,會否死上加死? 80後店主阿Man是愛書人,做過網頁設計的他本應擁抱新科技,但他卻在被視為「死場」的尖沙嘴首都廣場開自助書店,以佛系手法經營,無人看舖只因請人成本高。阿Man直言怕被冠上「為興趣」的光環,情願「畀你話我係生意佬好過話我追夢,你認真當佢係一盤生意,咁先會對書市有益」,他指當生意能賺錢,才能持續做下去。
現年35歲的阿Man大學畢業後做過網頁設計,修讀性別研究碩士時發現自己對社會議題有興趣,遂設立網上論壇予人分享文章。愛書的他及後見有渠道以成本價購入書本,決定將興趣化為事業,獨力開辦網上書店「博勢力」,既賣新書,也大量回收發售二手書。
人家從實體店轉營網上店,他卻反其道而行,從網上走到現實以便散貨,但香港舖租高昂聞名國際,阿Man千挑萬選揀中生意人聞之色變、人稱「死場」的尖沙嘴首都廣場落戶,租金較低廉自是最大原因,同時亦看中書店隔壁是網紅café「香港郵意」,「間Cafe幫咗好多,喺假日會有啲市集舉辦,多咗好多人流」。
做生意成本愈低愈好,阿Man指開設無人看舖的自助書店非為趕潮流,而是請人薪酬太高,資金有限下決定以自助書店模式運作──不看舖,不請員工,緣份到了,客人自然會自律付錢。
那擔心有人偷書嗎?佛系老闆阿Man完全不擔心,「應該無人偷過,可能偷咗我唔知啦,但未試過成排成列畀人偷」,而就算有人偷書,他也不介意,只求「你偷書之後唔好當廢紙賣,我有信心你睇咗後會重新買書」,堅信書本有改變人心的作用。
阿Man不認同開舖賣書是倒錢落海,稱其心目中書店不只是單純賣書,賣的同時是一種體驗,「賣緊嘅係一個結合咗書本,揭書睇或者『打書釘』嘅空間」,他認為行書店是「過程」而非「貨品」,而這亦是實體書店的優勢。異於尋常的經營模式,自助書店成敗關鍵在港人的閱讀習慣及顧客的人性,也許香港仍然愛書的一群人品不俗,阿Man指暫時而言收支尚算平衡,坦言並非毫無壓力,但已比預期中好。
在逆流中依興趣開辦無人看好的自助書店,阿Man自認與賣衣服、賣零食的老闆沒有不同,更堅拒被套上「追夢光環」。他坦言自己目標亦是賺錢,開書店並無特別之處,「如果我開間賣衫嘅你唔會特別走嚟訪問我,但係開書店嘅就會畀人問點解會開書店,成個情況好奇怪」。
他舉例偶有大型書店辦二手書書展,二手書店老闆去入貨會被責備與人爭書,「其實都係去入貨,大家都係畀咁多錢買,點解要幫佢哋戴上額外道德枷鎖?」
阿Man指「你話我係一個生意佬好過話我追夢」,他也時刻提醒自己定位是「經營者」,他人鼓勵「唔可以當飯食」,既是一盤生意就得認真經營,最終書店能賺錢才能做下去,對賣書行業才有益處,「寧願大家感覺係一盤生意,一直講追夢唔會令香港閱讀風氣好咗」。
討論香港書市,不得不提是每年一度的書展,阿Man卻笑指自己近年已無入場,只因「平時買書已經平過書展」,加上香港書展與外國不同,「外國書展有多啲唔同主題嘅攤位,有啲可能完全未見過嘅書,但喺香港發行商同出版社賣嘅書都一樣,每個攤位啲書都相同。」展其中一個特色是最後階段會「減價大平賣」,甚至以「一百蚊一袋」方式促銷,顧客求多不求質,搬了書回家也未看。阿Man坦言這個現象對書市而言並不健康,若香港出版社集中在書展推出新書,到年底都沒甚麼新書,獨立書店的生意亦會被拖累,「書展後無嘢賣,唯有賣台灣書或者以前流行嘅書,要守一段時間,銷售率可能會跌好多……對作者嚟講都唔健康,淨係圍繞書展先出到新嘅作品,咁應唔應該全職做作家?」。但他亦體諒出版社做法,因「睇書唔同你買餸煮飯食」,當香港人未有特定買書習慣,出版社便唯有靠書展一次過賣大量書本。
開書店有無錢賺還看顧客是否幫襯,香港人是真的不愛看書了嗎?阿Man認為港人其實對書本仍有一定需求,只是現今人人機不離手,鮮少靜下來花太多時間閱讀,但只要當他們對某一主題感興趣時,仍會選擇買實體書而非電子書,可見實體書仍有存在價值,實體書店仍有生存空間。
阿Man舉例指電子書已推出一段時間,一直未能淘汰實體書,反觀其他媒體如電影音樂等,已無人會再購買DVD及VCD,故他認為書本銷售跌勢已到底,惟他亦認同土地問題使港人失去藏書習慣,「絕大部份因為搬屋或者裝修,睇完書就唔要啲書,會有一大堆書唔要就扔」,家無藏書地,亦會對買書決定造成打擊。
書店能否經營下去,最終結果還待下回分解,惟阿Man自有的信念和態度,或許真能助他於「死場」中拼出一片天,在香港這個文化沙漠種出一種新品種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