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現場】手機殺死二樓書店? 店員:以前會有人等書店開門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你有多久沒翻過書?除了一年一度的書展,香港還有很多角落孕育着書店,有的在二三樓甚至更高層之中、或在屋邨街市裡、或在偏僻菜田上……
各家書店各有個性,他們都是一腔熱情,投注在書本中。

要突圍而出,書店店員稱,天時、地利、人和外,質素要好,也要切合話題、當時的社會風氣,便有機會成為暢銷書。(作者提供)
在書店工作,最開心是有人上來看書,而且看了那麼多年,抱住孩子也來看書,光顧了二十年,而且久不久經過也會上來聚舊。
銅鑼灣樂文書店經理林璧芬(Mandy)

 問:我一直想知道,為甚麼香港會有二樓書店?

樂文Mandy:二樓書店是二樓行業的先鋒!我聽老闆說,一九七九年尾、八零年代時,二樓開的通常是小型公司,又舖又居那種。書店很難付得起地舖租金,所以不如做二樓舖,後來有髮型屋、眼鏡店、二手服裝等,都是因為二樓書店紅了,特別是九十年代,有一輪經常講二手書店,於是開始競爭厲害。

 

銅鑼灣樂文書店,你可曾去過?(作者提供)

 問:樂文有甚麼選書準則?

樂文Mandy:書的類型、內容,作者的出身、經驗,有些書要留意入多點,要留意反應補貨,要知道客人的習慣和買書方向,離開大眾客路的書種便要花時間看詳細一點書的內容。倉存空間小,所以入書量要算準。

 

作者積極訪問不同書店的生態(格子盒作室FB)

 問:這麼多年來,選書有改變嗎?

樂文Mandy:一定要變,慢慢淘汰賣不出的,否則便關門了。先就書的種類來說,七十年代跟隨日本流行袋裝書,後來流行較大本,而且包裝花巧的類型,例如有鐵盒載著的,將書變成商品一樣,以更取巧的外型吸引人。

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廣告、設計、文化,樣樣也很注重格調,低俗的廣告過不了關,噱頭背後一定要有文化包裝,所以那時候人們覺得需要多看書,那時的設計書賣得非常好,我們甚至會去智源(在香港專營日本雜誌及圖書的書局)採購日本設計書。

內地出版的社文史哲書強,約莫一九八五至九零年,我和同事上大陸廣州入書,兩、三星期後就賣清。內地的出版,雖然印刷不精美,但評論不一樣。當時台灣則出版一般文學書,較多新趨勢、新思維題材,也有在外國買版權回來推出的翻譯書,也有很多日本的設計書。那時沒版權法,日本的書也可以翻版。九十年代頭書業蓬勃,台灣也出版很多關於EQ、生活、心靈勵志類。

我們起初做門市,九十年代轉型,除了利潤上的考慮外,也因為經過發行入書,沒有了主導權,不能選書,於是我們自己也做發行商,開設發行部,書種可以闊很多、來貨也快很多。

 

書店裡,總有一本心頭好。(資料圖片)

 問:你覺得甚麼因素令一本書成為暢銷書?

樂文Mandy:天時、地利、人和。首先一定是質素問題,質素要好,也加上出了話題、切合當時的社會風氣,便有機會成為暢銷書。

 問:那甚麼是最辛苦的時候?

樂文Mandy:最辛苦是沒人來看書。以前會有人等書店開門,有人中午吃完飯會上來,放學時間老師會來、學生會來。現在手機佔據了本來人們可以看書的時間。以前即使人們不常看書,也有機會買本小說,起碼搭車時可以拿出來看,每天抽點滴時間去看。現在因為手機的使用,將平常不太看書的人更拉遠了與書的關係。所以人們不看書是有原因的。本來已沒有這個習慣,現在連看的機會也沒有了。

 

本文節錄自《書店現場──香港個性書店訪談札記》

作者:周家盈-教育及文字工作者,喜歡說故事,也是說書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士,英文應用語言學碩士,副修法語,曾就讀於巴黎第一大學。二零一三年創辦《Slowdown Town》雜誌,提倡放慢生活節奏,並堅持只出版印刷品。著有《書店日常──香港獨立書店在地行旅》、延續篇《書店現場──香港個性書店訪談札記》。

出版:格子盒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