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到底是好是壞?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撰文:曾康誠(遵理學校中史及歷史科老師)
在廣東話中,學生打籃球的時候,經常說入第一球是「開齋」。或者,農曆新年時,小孩子若觸怒父母,他們亦說:「不要迫我開齋去打你啊。」或做成了第一宗的交易,成功賣貨,又說:「今天開齋了。」或打麻將打了四圈,終於吃了糊,也可以說:「開齋了。」那麼「開齋」究竟是什麼意思?近日我閱讀民間宗教的刊物時,就發現了這個字詞。
避葷齋戒的傳統在中國古代已有,例如《禮記.曲禮》就記有「齋戒以告鬼神」。而相對地,停止齋戒就是「開齋」。齋戒與「開齋」與中國的民間宗教一直有密切關係。在明代的《歎世無為卷》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端倪。此本為三流合一的民間宗教的讀物,字句短促,瑯瑯上口,適合大眾研讀。它提及:
你破齋,爺和娘,永不翻身。有父母,地獄裡,身受重苦。你開齋,把父母,送在無間。你祖宗,地獄裡,身受重苦。你開齋,把祖宗,又送無間。
上述「破齋」與「開齋」一字意思相同,內容大致說,只要自我修為良好,長期守齋禮佛,就算祖宗父母亦會被超度,得到拯救。反之,沒有守齋禮佛,他們就在地獄裡永不超生。還有:
善人食齋千佛喜,你要開齋千佛惱。
意思大致與上面相同,食齋就令神佛歡喜,否則便會觸怒他們。今時今日「開齋」在廣東話的意思,就是「終於」第一次或「破戒」去做某些事情。但原本卻是會「下地獄」的行為!
本文為來稿,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如欲投稿歡迎電郵至history@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