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悲劇|內地客撤辣湧港買樓慘蝕咁多 力數6大陷阱呻:好後悔

撰文:布萊恩
出版:更新:

【買樓/撤辣】香港今年2月全面撤辣招後樓市逆轉,也吸引大批內地客興奮來港買樓投資,認為「以租養貸」投入回報率高,更賣掉內地房子在香港買樓,然而最終發現除了供樓還有6項額外支出,每月還要補差價,驚覺只是「夢一場」,「從1個富貴榮華的夢,變成了貨真價實的麻煩」,大感後悔。

香港今年2月全面撤辣招後樓市逆轉,也吸引大批內地客興奮來港買樓投資。(資料圖片)

曾任職發展商高級經理的內地博主「亮亮姐港房港生活」,分享內地客來港買樓問題。她表示,遇到很多內地來港買房客,「這些人不僅來自北上廣深,還有其他二三線城市」,其中有1位焦慮內地房價現狀的武漢客人,從社交平台看到關於香港樓市消息,包括「以租養貸」、「香港房子投入回報率高」等,遂心思思在香港「撤辣」後,興沖沖想來香港買樓。

「亮亮姐」指,該武漢客人計劃賣掉自己在內地的房子,把房款用作香港房子首期付款,至於之後的月供,他認為只要將房子租出去,就可「以租養貸」,前景無限,「有香港優質資產在手,進可攻退可守,房租與月供之間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計」。

「亮亮姐」分享內地客來港買樓問題。(資料圖片)

然而買香港樓後,該武漢客人驚覺不似預期,「等買完房之後卻發現,和內地不同,香港的業主要額外多出不少支出」,大感後悔。以這位武漢客人為例,面積31平方米(約334呎)、價值880萬港元的香港房子,月供2.5萬港元,市場租價是1.8萬港元。但他還需要支付1,700物業管理費、1,500物業出租稅、1,800差餉地租;除去房子空置成本,加上折舊、維修、出租中介租金等,他每個月還需額外付出1.2萬港元差價,1年下來就要額外花掉10萬港元以上費用。

「亮亮姐」續說,內地買樓客中,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形容只是「夢一場」。(資料圖片)

「亮亮姐」續說,內地買樓客中,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形容只是「夢一場」,「每個來買樓的人都在追求資訊對稱,而事實上資訊總是不對稱,而這種資訊差讓他們在香港置業,從1個富貴榮華的夢,變成了貨真價實的麻煩」。

不過「亮亮姐」提到,對比內地投資客,「剛需(剛性需求)」港漂比較實際,加上在香港有一定生活經驗,也了解香港樓市,「正在努力縮短這個資訊鴻溝」。「亮亮姐」以來自廣東的港漂Kevin為例,他心裏盤算,「撤辣」前在香港購置1套800萬房子,需要額外繳納房款15%買家印花稅、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如今撤銷這2項稅務,直接節省240萬港元,加上香港樓市下跌,「現在入手,比3年前至少淨賺了1個首付(首期)」,相當精打細算。

「亮亮姐」強調,在香港買樓,一定需要了解全面資訊。(資料圖片)

同樣從內地來香港生活的Summer,數年前斥資817萬購入1間37平方米(約400平方呎)房子,月供2.9萬港元,「本身也是剛需,價格在我們的承受範圍內,所以就買了」。Summer表示,由於她是在樓市最高點買樓,至今樓價已下跌15%至20%,但她認為,在香港買房,更多是成本計算,「不能光看房價下跌的幅度,本身房租也是很大的花銷」,又說自己已經想開,「下跌也沒辦法,既然在承受範圍內,只能接受下跌,再往好的方面想了」。

「亮亮姐」最後強調,在香港買樓,一定需要了解全面資訊,「畢竟是動輒千萬的交易,切不能因為一時腦熱做出錯誤決策」。

「亮亮姐」不時分享住樓資訊。(小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