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政策分析】財政盈餘滿瀉 為何大學畢業生仍學債累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月28日)將發表財政預算案,會否「派糖」固然是關注焦點,但亦有不少人都寄望,政府可以將更多資源投放在教育方面,以投資未來。
教育是對社會未來的投資,而香港高官經常把「知識型經濟」掛在嘴邊,但似乎流於「講就天下無敵」,因為整體而言,本港在教育的公共開支比率,低於不少發達經濟體。以目前庫房逼爆,政府本應可以做得更多,例如政府若加大投資專上教育、減免大學生的學費負擔,甚至實現大學本地生學費全免,大學生畢業後便不用困於學債而被迫急就章搵工還債,可以放膽選擇創業。
事實上,不少政府已著力瞄準以上問題,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教育無償化」改革,每年在教育方面增加投放2萬億日圓(約138億港元),其中一環就是減輕大學生的經濟負擔。日本作為一個國債達到GDP兩倍半的重債國家,尚且懂得高瞻遠矚為未來投資。回望坐擁萬億港元儲備、主張「理財新哲學」的香港政府,又是否有決心借鏡一下?
延伸閱讀:大學生憂難清學債 家庭入息超千元 政府資助減25%
「三三四」學制增學債負擔 基層家庭壓力沉重
去年有機構就本港學債問題進行調查,發現近半大學生對償還學生貸款感到大壓力,如果以10分為滿分,達21.7%的受訪大學生自評還學債的壓力高達8分。對於這個現象,香港的八大資助院校(八大)學費,雖然自1997年起維持在每年42,100元不變,但2009年的「三三四」學制改革,大學課程由三年變四年,變相要多付一年學費,這筆錢對於不少基層家庭而言,仍然是沉重的負擔。
目前學資處的「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Grant/loan)會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資助或貸款,但因為資產審查較嚴、手續繁複,學生往往要交出海量文件,如各類財務收支證明、銀行戶口紀錄等,即使交齊也不一定保證獲批,部分人可能因為家庭狀況特殊(如家人當散工難以證明收入、家庭關係不佳、擁有資產卻無法實際套現等),沒能證明自己有實質學費困難,落得被「DQ」不獲資助的下場。
大學學債動輒達六位數字 一身債務換一張砂紙
由於被擠出Grant/loan補助範圍,部分學生只能轉而申請利息更高的免入息審查貸款,要是攤長15年還款期來還,利息開支更加「甘」,畢業生往往被六位數字的債務纏繞,只能優先求穩找工作,遑論創業。但大學畢業生收入中位數近二十年不升反跌,即使提高學歷未必能改善經濟狀況,卻必定要背上一身學債。有團體曾在2016年進行調查,發現約四成半有借學生貸款的大學生,一畢業便要背負11萬元以上的學債。讀大學成本太重,學生要「一身債務換一張砂紙」,明顯和政府主張的「知識型經濟」背道而馳。
假如從宏觀角度看,其實香港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仍是相當的落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統計顯示,香港在教育方面的公共開支佔生產總值(GDP)大約3.2%,低於全球平均值的4.7%,而不少歐美先進國家更達5%以上,以重視教育見稱的北歐國家如挪威、瑞典、芬蘭等,更超過7%。
延伸閱讀:杜特爾特揮筆 菲律賓國立大學從此免費 「好處遠大於財政負擔」
歐洲多國早推大學免學費 菲律賓:大學免費好處遠勝財政負擔
如果從大專教育的範疇來看,現時德國、芬蘭等都有國立大學免費的政策。就連人均GDP不及香港一成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去年中也簽署法令免除國立大學學費,連同圖書館費、電腦費、學生證費、入學登記費及學生醫療費等都納入補助範圍,據估計每年增加開支約200至250億披索(約31至39億港元)。杜特爾特認為此政策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財政負擔。
甚至連國債沉重的日本,也著手減輕大學生的經濟負擔,根據去年安倍政府公布的「教育無償化」改革方案,2019年將消費稅稅率由8%上調至10%之後,每年所增加的5萬億日圓稅收之中,會撥出4成投資教育,其中政府會推動住民稅課稅標準以下(家庭年收入低於250萬日圓,即約17.25萬港元)的青年,國立大學入學金與學費全免,入讀私立大學也會有學費減免,另外也會擴充免償還獎學金的數量,意味將大幅度減免所有大學生的學費負擔。
延伸閱讀:【01倡議】八大免學費 畢業無學債
林鄭既有理財新哲學 本地生讀大學何時免費?
相比一些歐洲國家,以至日本、菲律賓等,年度財政盈餘逾千億元、坐擁上萬億豐厚財政儲備的香港政府,其實對推動本地大學生免費入讀大學綽綽有餘。《香港01》過往已經指出,目前8.3萬大學生每年共繳交35億元學費,而學資處每年已有發放助學金及貸款予學生,涉款約15.7億元。若政府能落實免除八大學費,實際經常開支只比現時多19.3億元左右,相對目前庫房滿瀉的情況,這筆開支近乎零頭,卻可大大減輕年輕人的負擔,既有助紓減年輕人怨氣,更重要是無學債之憂的年輕人可更放膽創業。香港本地生免費讀大學,在公共財政上並不是能與不能的問題,只在於政府為與不為。
相對之下,特首林鄭月娥聲稱新一屆政府將採用「理財新哲學」,對於公共開支應使則使,而教育正好是對未來的最佳投資,推動本地學生「教育無償化」、本地生免費讀大學,是一個絕對可取亦可行的方向,就算今次預算案未必會有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卻是現屆政府應該爭取要達成的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