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熱|專訪霍啟山:為了塑造香港足球文化,可以去到幾盡?
「足球是有價值的!」中國香港足球總會主席霍啟山說這句話時,眼中有星光。踏入2024年,港足盛事連連——先是出征卡塔爾再戰闊別56年的亞洲盃決賽周,再有多位世界球壇名宿來港上演傳奇盃、賀歲盃,更有「萬人迷」碧咸率領「球王」美斯坐鎮的美職聯球隊國際邁亞密親臨獻技——整體觀賽氣氛明顯活絡起來,最開心的莫過於霍啟山這位幕後功臣。自從去年7月當選足總主席,霍啟山接連推出多項改善香港足球發展的新方案——事前更為此用近三個月時間約見數以百計的業界代表,再向特區政府提交一萬多字的諮詢報告,冀能團結各界塑造香港足球新面貌,透過足球產業化激發「文體旅」的聯動效應,讓社會看到足球文化的無限價值。
2003年8月,非典型肺炎疫情重創經濟和民生,時任足總會長霍震霆代表特區政府談判超過一個月,成功邀請西甲班霸皇家馬德里率領碧咸、朗拿度、施丹等超級球星訪港表演,吸引4萬觀眾入場觀戰,包括年僅20歲的霍震霆次子霍啟山。20年過去,新冠疫後復常一年,香港足壇又將迎來連場好戲,其中有美斯和蘇亞雷斯等國際球星效力的美職聯球隊國際邁亞密將以香港作為國際巡演第一站,數萬張門票開售兩小時火速售罄——值得一提的是,碧咸已經退役成為國際邁亞密的班主,霍啟山則成了香港足總主席,他早於去年3月建議仿效當年邀請知名球隊來港對賽,並且為此從中斡旋了好幾個月。
「這20年來,我們都成長了。」霍啟山興致勃勃地談起,早前和碧咸商討表演賽細節時,提到2003年碧咸跟隨皇馬訪港造成全城轟動,而碧咸則感慨自己的角色不一樣了。
然而,「不一樣了」的又怎麼少得了霍啟山?當年的他,正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修讀商業管理學士,儘管從小就像爺爺霍英東一樣熱愛足球,卻也沒有多作他想,只是希望學成歸來,參與家族生意。但也正正是在留學期間,他深受風靡全英的足球文化所啟發,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把足球發展成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份,把團結、投入、拼搏的足球精神發揚光大。直到2008年,霍啟山當選香港小型足球總會會長,積極提倡「小球推動大球」的普及足球方針;及後逐漸出任香港足球總會工作小組、董事、副主席等職務,終於去年7月從貝鈞奇手上接任足總主席,矢志落實不斷累積構想的港足發展藍圖。
從「小總」到「足總」,霍啟山用了15年的時間,鮮少向外界提起箇中的挫折和辛酸。但在一些人眼中,免不了全盤否定他的付出和奉獻,而是認定他的成功源於出身橫跨「政商體」的名門望族,能夠獲取異於常人的資源和機會。「最重要的是做實事。只有自己努力,人家才會認同。」霍啟山淡淡地說着,像是在為自己加油鼓勁,也像是對外展現決心,並沒有糾纏於那些是非和質疑:「對於我的家庭背景,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透過我的背景去落實我的理念,從而開拓更多渠道去支持和帶動香港足球的發展。」
其中一個霍啟山從來沒有對外透露的例子是,2022年7月,新一屆特區政府正式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他看準體育政策有望改革的契機,便以個人身份進行足球發展調研——前前後後用了近三個月時間,約見數以百計的業界人士,再向文體旅局長楊潤雄提交一份一萬多字的諮詢報告,希望透過政府頂層反映意見和建議。「我要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在哪裡,所以我就去研究問題。」霍啟山說得很輕鬆,好像根本不足掛齒,而在旁的助手忍不住補充說:「那幾個月,真的很恐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
「港足最大問題在於土地供應不足導致場地短缺,不過,我們不能夠只拿場地來說事,而不去尋求其他出路。」霍啟山坦言,香港的足球人口和足球文化比較落後。截至2019年,政府提供的足球場只有335個,但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的要求,全港起碼要有575個足球場。同時,職業足球員的數量也持續萎縮,從2008年的450人大跌44%至2018年的250人,普遍原因都是認為球員生涯短暫、薪酬偏低、社會地位不高等。另外,也有聲音歸咎於精英培訓不足,參與足球發展計劃的主要都是短期性質。不過,最多人質疑的,是足總內部管理不善,紀律不明,帳目混亂,導致多項績效未能達標。
「足球是有價值的!」霍啟山在外界並不看好香港足球發展的情況下接掌千瘡百孔的足總,卻對港足前景充滿信心,因為他深信「有些政策是可以調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改變的」。那麼,他改變足總的管理問題了嗎?對此,他表示,新一屆董事局擁有不同專業背景,帶來很多新思維新點子;而且大家目標一致,希望呈現足總的新面貌新動力。
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結束後,霍啟山曾在《香港01》發表〈從克羅地亞驚艷世界盃 反思香港足球之路〉一文,分享當地政府十分重視體育產業、全國上下一心支持足球運動的經驗,促請特區政府在足球發展逐漸落實「精英化」和「盛事化」之外,應該更進一步達致「普及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的目標。他就此提出多項建議,而有關措施亦正是他競逐足總主席的綱領,且自去年7月上任以來正在不斷實踐。
第一,打通國際,激發氣氛。霍啟山主張香港承辦更多國際賽和友誼賽,既可增進球員對外交流經驗,又可刺激社會觀賽氣氛、提升市民足球興趣,從而增加足球人口、培養足球文化。「你就是我的目標喇!」霍啟山笑言,如果能夠促使平日不看球賽的市民,也參與足球議題的討論,甚至入場成為球賽的觀眾,他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
同時,他也推動香港舉辦更多國際體育主題論壇、參與更多國際體育組織會議,從而加強香港和國家在體育議題上的國際話語權,爭取更多發展資源和出線機會。上月初,足總舉辦FIFA Football For Schools項目開幕禮,旨在透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把足球活動融入教育體系,強化教練和教師的培訓技術,讓小朋友更容易接觸足球。霍啟山指出,有關項目正是得到國際足協的支持,才能夠惠及更多有潛力的學生。他又重申:「如果要推動香港足球發展,一定要了解它的遊戲規則,才能更好地佈局自己、強化自己。」他目前是唯一一名擔任東亞足球協會副會長及亞洲足球聯合會(亞足協)執委這兩大重要職務的華人,期望有朝一日促成國家舉辦世界盃,港隊也可以參與其中。
第二,動員商界,創新合作。霍啟山深信,足球賽事能夠衍生龐大經濟收益,包括大型足球賽事的門票、廣告、轉播、訂閱收入,聯賽和俱樂部的贊助和會費,還有衍生產品諸如遊戲、紀念品、觀賽餐飲及交通住宿費用等等。以「足球王國」英國為例,單是「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英超)一項賽事,每年已為英國經濟貢獻76億英磅;而根據《泰晤士報》估計,全英足球產業一年的產值接近100億英磅,即大約1000億港元。
「我來自商界,本身也非常喜歡足球,希望能把商界和足球結合起來,給予業界更多支持和鼓勵,共同塑造香港足球文化。」霍啟山認為,無論是港隊闊別56年再戰亞洲盃決賽周,還是緊接上演的省港盃、球王表演賽、世界足球傳奇盃、足球名宿賀歲盃,都備受球迷關注和討論,正是證明香港足球有價的開端;而足總成功促成商界參與其中——例如日清食品推出印有4名港足球員肖像的合味道杯麵以增加球迷體驗,也是雙方探索全新合作模式、推動足球產業化的重要開始。
不過,坊間有指國際邁亞密表演賽門票過高,介乎880元至4880元,恐怕有違足球低門檻、平民化的原則;而被問及足總會否出手,幫助無法負擔巨額費用的基層市民入場一賭球王風采時,霍啟山表示「肯定會的」,但隨後賣了關子,沒有交待其他細節,而是着力解釋門票不菲的因由:「球賽成本主要取決於球隊價值,主辦和協辦單位無疑需要考慮成本負擔,但如果我們能夠形成產業規模,讓商業看到贊助求助的可持續性,加上可以容納5萬名觀眾的啟德體育園快將啟用,相信屆時可以擴闊市場、減低成本。」上周四(1月11日),楊潤雄宣布,M品牌向主辦單位提供1600萬元配對撥款,而球隊練習場的1.5萬張門票,將會免費贈予學生、青年、青年運動員、殘疾運動員和基層家庭。
第三,踢出香港,提高水平。霍啟山從日本和韓國的足球發展經驗可見,當地國家隊隊員目前基本上全部都在國際聯賽踢球,因此希望特區政府增撥資源幫助本地球員衝出香港,平時到外國聯賽多加鍛鍊,有需要時再代表港隊出征,如此內外交替能夠有效提升整體港足水平。去年杭州亞運期間,港隊取得男足第四的歷史佳績,霍啟山每場賽事都親臨會場支持,並與港隊代表交流,了解他們需要什麼幫助。以有「香港C朗」之稱的港隊前鋒安永佳為例,他於2019年在美國大學畢業後回流加盟港超聯足球班霸傑志,至2022年轉投中甲球會廣西平果哈嘹足球俱樂部,翌年當選中甲年度最佳球員;據霍啟山引述,安永佳坦言,球會的場地質量、配套設施、訓練強度等,都能夠令他迅速成長。
第四,加強青訓,完善階梯。霍啟山同樣曾於《香港01》撰寫〈完善青訓系統成香港足球重要出路〉一文,指出港足的青訓體系尚未完善,而且沒有章法,只是透過不同球會自行安排選拔訓練,後續也沒有做好階梯對應。他接受《香港01》專訪時重申,希望推動青訓建立專業化的管理系統和統一化的訓練計劃,並且制定運動員選拔及輸送系統,讓有潛質的基層球員接受更高階的訓練,繼而入選各級香港代表隊及晉身港超聯球隊。
在訪問的最後,霍啟山分享了一件小事。在疫情期間,他不時落區派發抗疫物資,而且會送贈基層兒童一個足球,希望他們在疫情平復後可以到附近的公園踢踢足球、交交朋友,走出那個狹小的生活空間和社交圈子。「我真的相信,足球就是一種語言,可以跨越不同界限,令大家保持正面、樂觀、團結。」霍啟山說這句話時,眼中同樣有光。